
出版社: 外语教研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5.40
折扣购买: 日不落帝国兴衰史--二十世纪英国/百科通识文库
ISBN: 9787513564908
宋云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英国社会、英语电影以及跨文化交际学。曾任1998年度“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高级访问学者(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英欧关系)以及2007—2008年度美国“富布赖特项目”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研究英美电影比较)。著有《电影英语一本通》、《西蒙高级英语语法》等。 肯尼斯·摩根,威尔士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研究讲座教授,牛津大学女王学院荣誉学者。1989—1995年间曾任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校长,1993—1995年间任威尔士大学校长。2000年4月,他被授予终身贵族的爵位。
然而,福克兰群岛之战所产生的民族自豪感来得 快,去得也快。英国很快就回到工会罢工、经济衰退 和社会不满的老状态。其中的一个典型例证是1984年 3月开始并持续了一年的煤矿工人大罢工。警察与煤 矿工人纠察队之间发生了暴力冲突。英国矿工工会内 部也存在分歧,表现在英格兰中部地区的重要煤矿一 直在工作。结果是矿工工会遭遇惨败,更多的矿井被 关闭了。 由于石油、天然气、电力以及核能的普遍存在, 煤炭在英国能源供应方面的主导地位遭到削弱。所以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矿工罢工迫使政府让步的 这一招术已经不再一试就灵。然而,煤矿工人大罢工 引发了白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一系列罢工,其中最引 人注目的是英国中学教师与政府的长期争端导致了 1985—1987年间英格兰与威尔士中学教学的许多中断 。 80年代初期的这些矛盾被撒切尔领导下的保守党 政府激化了。这届保守党政府似乎是20世纪英国历届 政府里最偏右的。与此同时,托尼·本(Tony Benn )发起的回归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草根运动使工党急 转向左。两党的战后共识似乎荡然无存。有人引用 W.B. 叶芝(W.B.Yeats)的话来评价当时的情景:“ 最好的缺乏任何信念;最糟的充满无限热情。”工党 内部持不同政见的右派人士组成了一个新的党派,这 就是坚持凯恩斯式的经济中庸路线、坚持工资政策、 欧洲主义以及核威慑的社会民主党。令人不解的是, 尽管人们对经济悲观失望,1983年6月的大选中撒切 尔与保守党还是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他们获得了397 个议席,而明显被削弱的工党获得:209席。自由党 获得17席,而社会民主党只得到6席。 对中间立场将会被政治大潮卷走的新恐惧因其他 方面更有希望的发展而减轻。英国经济的变化并非没 有好处。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变化是国民经济向好的 方面转变的结果——北海石油的自给自足加强了英国 在能源方面的独特力量和地位。财政收支突然间朝着 有大量和持续结余的方向发展(直到1986年)。这也 意味着制造业在英国经济中支配地位的减弱。英国人 在创新与科技方面的聪明才智远没有用尽,这表现在 石油、电子、以协和飞机为代表的航空、亨伯大桥、 高速列车、海峡隧道以及电脑芯片等科技成就上。 在80年代中期,许多迹象表明这些发展有助于产 生新一轮的富足现象,至少在英格兰南部、英格兰中 部的部分地区以及东安格里亚是这样,而后者的发展 尤其明显。像斯温登和贝辛斯托克这样的城镇发展迅 速。英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并在1987年初达到了4% 的增长率。这得益于英镑的贬值和一些进口商品价格 的下降。人们注意到,这次的增长较多地依赖于金融 服务、信贷、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加,而较少依赖于 制造业方面的传统优势。英国的制造业在生产率方面 仍然落后于1970年以前的水平。 在这方面引人注目的事件是1986年10月27日发生 的伦敦城的“大爆炸”改革,主要表现是几乎隐形的 、高度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取代了传统的股票交易 所依赖的交易员。这反映了资本市场新的国际化趋势 。这次改革还顺带促成了邻近的伦敦东区几十年的破 败和无人过问状况的改善。社会上出现的“雅皮”现 象引起了广泛争议并经常遭受诟病。“雅皮”指的是 年轻、会挣钱的职场人士,他们大多从事股票交易、 投资或商业银行等职业。 P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