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30.20
折扣购买: 破解定位(打造强势品牌的截拳道)
ISBN: 9787508471860
任立,品牌思想者;中国原创品牌创意策划职业操盘手;品牌整合营销系统解决方案专家顾问;破解定位-打造强势品牌截拳道理论创立者;中国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北京五谷道场品牌创始人。 10年大学执鞭、10年品牌职业经理人等资深阅历,集“原创品牌、亲自操盘、原刨理论体系、完全自主著书、完全出版社自主出版”“五项合一”的中国品牌营销理论与实战操盘运作的复合型品牌专家和隐形冠军。其20年磨一剑铸就的“任立品牌三部曲”成为我国最具原创价值的品牌实操经典。 历任:北京大学企业研究中心EMBA高级培训师;中国广告节中国广告大奖评委;《广告人/中国案例丛书-实战广告案例》(品牌卷)终审评委;曾任职三家著名集团公司营销、品牌总监、副总裁、总裁等职。
如果要问:“当今营销界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术语是什么?”毫无疑问 ,非“定位”一词莫属。随便在Google上搜一下,便有2480万多条与“定位 ”相关,百度上搜索则达7430万余条之多。 为什么在互联网上有如此海量的网页与“定位”一词相关?当然,如此 海量的相关信息,并非都与市场营销所说的“定位”相关,但至少有一点可 以肯定:“定位”这一术语自引入到市场营销领域,就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 的术语了,它已经成了所有营销人必读的“圣经”。 32年前,我们通过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知道了陈景润,听 说了“哥德巴赫猜想”。 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给当时欧洲的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 提出了一个猜想: (1)任何一个大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2)任何一个大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素数之和。 这就是后来在全世界流传了200多年的、最高和最难破解的数学命题— —哥德巴赫猜想。 欧拉在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破解不了这个命题。 从此,这道数学命题引起了几乎所有数学家的注意,但在中国的陈景润 之前,没有哪个人给出一个比较满意的解决方案。 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中国的数学家陈景润几乎耗尽毕生精力, 总算研究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他分别于1966年和1973年在《科学通报》和 《中国科学》上发表报告指出: 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两个数之和,其中一个是素数, 另一个为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 这个证明引起了世界的轰动,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认为 这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和突破。 这个定理通常俗称为“1+2”。到目前为止,这是全世界对“哥德巴赫 猜想”的一个最佳的“破解”方案。 (二)美国人的“定位猜想" 无独有偶,40年前,艾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美国《工业营销》杂 志上提出了“定位营销”的“猜想”,指出: “在顾客心智中占据一个最有利的位置……找到一个独特的位置……” ;而“进入人们大脑的捷径是,争当第一。”并且“只有争第一才是最有效 的营销战略。”因为: “定位行动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在某个产品类别里取得领导地位。一旦有 了这种领先地位,公司就可以在今后的许多年里放心地享用领先带来的果实 了。” 这个“定位论”一出,同样也引起了世界轰动,在国际营销界倍受推崇 ,以至于被美国营销学会誉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但是,究竟如何在消费者的心智中找到并占据一个第一的位置?40年来 ,从来没有人提供出一整套有效的解决方案,更没有具体的方法和工具。 人们只是在不断地重复“定位”、“定位法则”,“定位是成功的保障 ”等,陶醉于无休止地强调定位原理和意义。“定位”已沦落为一个时尚的 噱头和营销界的最高“术语”,凡是讲品牌和营销的,如果不把“定位”一 词挂在嘴上,好像就不懂得营销,更没有资格谈品牌。 其实;人们错误地把里斯、特劳特的《定位》当成了一个“定理”,而 没有意识到这个“定理”还只是个半成品,或者说它还只停留在一个命题和 猜想的阶段。 目前,整个营销界都把“定位”搞成了一锅烩、搞成了“东北乱炖”, 有的干脆说“定位就是战略”。因为,专门研究竞争战略的国际权威大师— —迈克尔·波特教授也这么肯定过。 如果“定位就是战略”的话,那么“产品定位”、“价格定位”、“渠 道定位”、“广告定位”等等也都是“战略定位”了?那“品牌定位”、“ 形象定位”、“文化定位”又是什么定位?如果也是战略定位的话,那么在 品牌营销系统当中全都成了战略,而没有了策略定位;都成了规划、计划和 目标制定者,没有策略、执行和实施落地了。如此,品牌营销岂不成了坐而 论道、束之高阁的高谈阔论和空中楼阁了么? 难怪没有人进一步探问个究竟: “究竟如何提炼定位?” “究竟如何达成定位?” “定位达成的方法、工具和指导理论是什么?” 也难怪这么多年来,《定位》几乎使人们陷入了一个循环往复的怪圈— — “营销的法宝”是“定位”; “什么是定位?” “定位”就是“在顾客心智中占据一个第一的位置?” “如何在顾客心智中占据一个第一的位置?” 回答还是“定位”; 那么“如何进行定位呢?” 回答又是“在顾客头脑中占据一个第一的位置”; 那么“定位的方法呢?” 回答仍然是“要在预期顾客的大脑中抢占一个第一的位置。” 晕,真应了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中所讲的那句话: “集体弱智,熟练的无能。”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