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6.70
折扣购买: 硬笔书法实用教程(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教材)
ISBN: 9787302515104
**章 汉字与书法 **节 汉字的起源 中华民族创造并广泛使用的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悠远的文字之一。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也是*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的载体。 从“我国现行文字的远祖”——1959年发现的山东大汶口仰韶文化陶器文字算起,汉字至今已有6 000年左右的历史。关于汉字的起源,我国古代书籍中的说法不少。《周易?系辞?下》中载:“古者庖牺氏**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里谈到的观天、观地、“观鸟兽之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去创造“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的文字是可信的。山东大汶口陶器文字中就有代表一种语义的符号文字,如图1-1所示。这种意符文字,可以看作合体图画的会意字。 图1-1 山东大汶口仰韶文化陶文 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新时期时代遗址出土的距今8 000年前的一片龟甲上,已有契刻文字。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如下这样刻划符号,如图1-2所示。根据《西安半坡》一书,此类符号约有100多个。其中 等与殷墟甲骨文相似,类似数字。另外,半坡出土的两件彩陶盆,一面画着人面形和鱼形,另一面画着人面形和网形。这些符号都是实物的象形,与后世的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很像。对此,郭沫若曾说:“刻划的意义虽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刻划文字陶器、铜器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器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划文字和这些符号极其类似。彩陶上的那些刻划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图1-2 半坡陶文 刻画符号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有发展,也有分化。其中有的成为后世的文字,有了固定的读音和意义,完成了由低级向**的发展;有的仍然停留在低级阶段,只是一种符号,是标明个人所有权的随意刻划,与文字无关。 我国学者历来认为汉字起源于图画,汉字书法与中国画是“书画同源”。笔者认为汉字起源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天”“地”“身”“物”——社会生活。“书画同源”的“源”也只能是这样。仰韶文化的大汶口陶文西安半坡村的符号就是汉字书法起源于社会生活的证明。 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汉字是由华夏民族始祖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的,这种说法见于中国战国时期的许多著作,如《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对于仓颉造字说,清末**革命家章太炎在《造字缘起说》里说过:“仓颉之前,已有造书者……夫人具四肢官骸,常动持莛画地,便已纵横成象,用为符号,自不待仓颉也。”鲁迅在《门外文谈》一书中也做了科学的分析。他说:“但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过这个例子。”这里鲁迅告诉我们:汉字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是经过史官或巫整理、加工过的。 总之,我们认为,汉字的源头是社会生活。它是劳动人民创造、使用,经过“巫”或“史”搜集、整理、加工、推广过的。它以象形为基础,由图画符号演变而来。在世界文字类型上属于表意文字。 仰韶文化的陶文符号,是汉字书法的萌芽。由此以下直至秦统一文字,期间经历了夏、商、周、春秋、战国几个时代。几千年间,我国社会完成了由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我们的汉字也经历了不断创造的初级阶段,定型化、行款化的甲骨阶段,成熟的钟鼎大篆阶段,形体异同的春秋战国阶段,*终统一为小篆、古隶,如图1-3所示。在这漫长悠远的历史时期中,汉字多是以篆书形体存在。汉字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气韵等艺术技巧和规律都逐步出现,从而奠定了汉字书法发展变化的基础。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古隶 图1-3 文字的演变 第二节 书法的含义和表现对象 一、书法的含义 “书”在文言文中指“写字”,所以“书法”*初的意思是写字的方法。后来,写法被用来表示写字的方法,而书法则延伸为书写的艺术。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书法艺术以其抽象、灵动、丰富的线条给人以复杂多样的审美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中国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结晶和东方文明的重要象征。 二、书法的表现对象——汉字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其表现对象是汉字。书法家主要通过处理汉字的笔画和空间分割形式来表达审美情趣、抒发内心情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书写工具不断变化,随之产生了不同的书法表现形式。例如,用刀在龟甲、兽骨上刻甲骨文的时代,产生了甲骨文书法;用笔或刀在竹片上写字或刻字的时代,产生了汉简书法;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的年代,产生了现在通常所说的书法,这种书法一直延续至今;用钢笔、粉笔、圆珠笔等硬笔书写汉字的时代,产生了硬笔书法。 第三节 书法的要素和种类 一、书法的要素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就像一首诗、一幅画、一曲音乐,令欣赏者得到美好的享*、产生丰富的遐想。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一个规律:任何一幅**的书法作品,都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笔法、结构和章法。 "《硬笔书法实用教程》涵盖汉字与书法、硬笔书法常识、楷书书体概述、硬笔楷书笔画、硬笔楷书偏旁部首、硬笔楷书间架结构、硬笔楷书章法布局和硬笔书法作品欣赏。全书结构完整,文字简洁,讲解清晰,引导读者从实用走向艺术的殿堂。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初步掌握从书写到书法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能显著提高其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本书内容丰富,讲述生动,既可作为各类院校学生学习书法的通用教材,又可作为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参考用书,是书法学习者的良师益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