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20.30
折扣购买: 在开始之前
ISBN: 9787550022102
。。。
高中的天空 中考从我们当中筛出了一批上不去的瘦骆驼。多 亏了在重点班待了小三年,我想我应该是这批骆驼里 身材比较接近马的。 当时的中考成绩是基于原始分五百分,按市里排 名换算成标准分最高九百分,全市第一独占九百,往 下就像分蛋糕,人越多分到的越少。 没记错的话我考了五百九十六分。 填报志愿的细节已经记不清了,我只记得填完志 愿的那天晚上躺在床上也不知道想些什么,摆开大字 一躺,就睡着了。 录取结果一出来,我被第二高级中学录取了。 暑假我搬了家。到了假期第二个月,我想起应该 去看看学校。 学校很新——当时建校不到五年,校内还有一栋 艺术大楼正在建修。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混杂着工地的 尘土味,吹开了我的高中时代。 我们时常来不及留下太多回忆,就得和过去的自 己匆忙作别。只不过在父母眼里你长大了,在自己眼 里则是“我过去怎么傻成这样”。 九月一号,新生报到的日子,家长们大车小车带 着大包小包,新生们在父母的簇拥下陆续进了校。 来到学校大门口,还来不及感叹一句这学校真大 ,就被涌动的人群裹挟着进了大门。 没有什么自豪地站在蓝天下,自信地宣告新生活 的开始——很多人的高中就这么匆匆忙忙地翻开了第 一篇。 找到宿舍楼,进了六楼的宿舍,六人一间,有个 阳台,还比较宽敞。和未来的舍友们打个招呼,收拾 了衣柜和床,就此告别父母和家一周。 我被分到了十四班,在此之前有个开学考试,也 分了几个重点班。 班主任海哥是历史老师,总是一股热血青年的感 觉。由于高一没有分文理科,每个人都要面对除语数 英外的六科——政史地和理化生,九科的书和练习册 摞起来高度够得着矮个儿女生的腰。 分文理科这东西确实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表 面上看起来一刀切,理性思维强去理科,感性思维强 去文科,实则不然,有的人理性思维强但是确实喜欢 去读和分析历史,有的人感性思维强却接受不了政治 和经济强大的逻辑性。高晓松在清华读了几年电子工 程发现不行就转去学了导演,但很难想象在高中阶段 就把人分成两类,如果一类男人一类女人那无可非议 ,可惜还有一类文科一类理科。 于是很容易地,一部分人听说了分科之后,就开 始有选择性地听课。第一个学期大家认认真真地学完 了一本书,结果发现考试题目和书上写的难度相去甚 远,有些科目完全掌控不了。于是到了第二个学期, 这部分人就只带着耳朵去听文科或理科的课,偏科就 在这个时候冒出苗头。 第二学期的期末是分科考试,严格上讲是参考九 科的成绩区分文理班。可是许多人到这个时候已经只 知道夏商周不识氧化钠,又或者是看得懂元素表背不 下年代表。 由于我打小就对理化生有所畏惧——这种对建立 在数学之上的科学的敬畏持续到高中也没有散去。就 算考试拼尽全力也还是抱着“去了普通班也好,宁当 鸡头不做凤尾”的心态过去了。 结果是我以几分之差被分到了两个重点班之间夹 着的十九班。 “踩着重点上重点”,这是我进班之后无意间听 到的一句话。不少人花了三年时间去证明这句话可以 是一句笑谈,也可以再正确不过。 我的班主任有两任,第一任是我高中后两年的数 学老师,因为和张曼玉神似所以外号曼玉,第二任是 同样教我两年的地理老师倩倩。 也是在这两年里,我对数学的态度从敌视到接纳 ,最后宽心接受。 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