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我不我就不孩子不听话妈妈怎么办

我不我不我就不孩子不听话妈妈怎么办
作者: 鲁鹏程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7.60
折扣购买: 我不我不我就不孩子不听话妈妈怎么办
ISBN: 978756826620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想,妈妈是不懂我的心了 ——不能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 来思考一下,一旦发现“孩子不听话”,你最先的反 应是什么呢? 是不是有“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的想法? 是不是感觉“这个孩子真是太不懂事了”?有没有认为“ 不听妈妈话的孩子都是坏孩子”?如果对这些是非题,你 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你最好能反过来问问自己:“孩 子不听话,真的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吗?” 正常来说,除了自言自语,说话是一个需要至少两人 配合的行为,一个人说,另一人听,如果说话的人说出来 的内容不能令听的人感到理解、愉悦、认同、信服,听的 人就会选择反驳或拒绝接纳这些话。这样的场景放在普通 人之间,似乎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可若将一说一听的两个 人转换成妈妈和孩子,妈妈可能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 强势来,希望孩子能够对我们说的话言听计从,希望他能 做到让自己满意。 但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并非按照指令操作运行 的机器,也不是总被提着线的木偶,“指哪打哪”只不过 是你的一种自我良好的想象罢了。很多孩子会在内心树起 一堵“墙”,把自己的内心牢牢锁在那墙里面,似乎很难 走进去。但其实,这堵“墙”也是有可以通关的钥匙的, 只要掌握“通关钥匙”,就能打开孩子的心扉。 按道理讲,孩子内心世界的“通关钥匙”,妈妈理应 掌握一把,可遗憾的是,很多妈妈却因为过于强势,过于 相信自己的看法而不关心孩子的想法,过于表现自己身为 妈妈的权利,结果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就弄丢了这把钥匙, 然后便再也走不进孩子的内心。 因为走不进去,便也不知道这墙里到底是个怎样的世 界,妈妈只能猜,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去试探,有时候可 以试探进去,但更多的时候会碰壁。妈妈不管说什么,都 没法传递给墙里的孩子,孩子对这些连他的内心都碰触不 到的内容当然也不愿意去接纳,于是从表面来看,妈妈自 然会认为“孩子是不听话的”。 如此看来,与其说是孩子不让妈妈走进他的内心,不 如说是妈妈的不当言行才让孩子不得不筑起了一道墙,以 更好地保护自己。这显然不光是孩子的问题,妈妈需要好 好反思。 随着成长,孩子已经渐渐脱离了那个需要依靠妈妈来 选择和决定的年纪,哪怕是3 岁的孩子,也开始意识到自 己是可以有很多情绪的,也是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的。他的生活不再是只围着妈妈转了,不再是遇到问题必 须找妈妈了,他可以做到越来越多的事情,也可以发表越 来越多的看法,这是一个独立的人成长的必然经历。 尤其是当孩子进入3 岁之后,不仅是身体,他的思想 也开始进入飞快发展的阶段,对事物有了更多的认识,对 事情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除了借鉴成年人的讲解,他 也开始用自己的评判来分析所遇到的人与事。妈妈显然不 能只从他表面的行为就去评判他,也就是说,妈妈需要读 懂他的内心,才可能明了他的行为到底代表什么、意味着 什么。 然而很多妈妈并没有适应这样的变化,在她们的眼中 ,孩子依然是那个不到3 岁的、需要自己照顾的、凡事都 要经过自己同意才可以有所行动的“小宝宝”。因为有了 这样的心理设定,便成了独断的妈妈,成了只注重自我感 受的妈妈。因为不能读懂孩子的内心,所以便会做出错误 的判断,这些判断只是自己的意愿。不被理解的孩子,最 原始的本能就是反抗,想要通过反抗来告诉妈妈他到底在 想什么。 所以,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寻找自己的问题其实要 比寻找孩子的问题更有效。就如开篇提到的,若想要人把 你的话听进去,你首先要说出能让人愿意听的话,怎样才 能实现这一点,就是要去研究对方的心理,了解对方的想 法,这样才可能将彼此沟通进行下去,一旦彼此理解,便 也不会再存在“不听话”的问题了。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