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

冥想
作者: (印)斯瓦米·拉玛|译者:刘海凝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18.90
折扣购买: 冥想
ISBN: 9787201108995

作者简介

斯瓦米·拉玛 (1925-1996) 斯瓦米·拉玛,喜马拉雅瑜伽创始大师。出生于印度,曾在西藏和喜马拉雅山中跟随多位隐居瑜伽士修行二十余载。是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瑜伽大师之一。 刘海凝 毕业于俄罗斯建筑工程学院,曾在莫斯科、立陶宛、波兰等地游学。2003年起开始修习瑜伽至今。

内容简介

“冥想”这个概念存在许多不同的解读,这为我 们正确理解它带来了困惑。究竟什么是冥想?应该如 何练习冥想?有些人误用这个词来表达思考或沉思, 还有些人用它来指做白日梦或幻想。事实上,这些都 不是冥想。冥想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境界,充分理解它 的含义格外重要。 它是一项独特的技能,能使大脑得到休息,达到 与平时完全不同的意识状态。冥想的时候,你是完全 清醒和觉察的,大脑不会去关注外部世界或周围发生 的事情。你的意识并没有沉睡、做梦或幻想。相反, 它是清晰、放松和专注于内在的。 “冥想(Meditation)”这个词的英文单词词根 与“医药(Medical)”和“医治(Medicated)”等 词的英文词根接近。这一词根有注意、关注某物的意 思。就“冥想”而言,你关注的是自己平时难以觉察 的维度,最深入也最内在的层面。这些深入的层面极 其奥妙,远远超过思考、评判、幻想或情感的体验与 记忆。冥想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注意力:它平静、专注 ,但同时又是非常放松的。要形成这种内在的专注力 并不困难,事实上你会发现冥想本身就是一个有利大 脑休息的过程。在初始阶段,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的 意念从未经受过具备内在专注力的训练。 纵观世界各地,我们会发现:人们接受教育都是 为了学习在社会中谋生的技能——如何交谈、思考和 工作;如何对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如何去体验外部世 界等等。人们研究各种学科,如生物学、生态学、化 学等,并用学到的知识去了解这个世界。但是,学院 也好,综合大学也罢,没有一所学校会教授我们如何 探索和关注我们自身的内在。我们只知道去模仿他人 的理想,跟随风尚,追求那些社会的主流价值,却从 未对自我有过深入的了解,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这 让我们缺乏对自己的认识,不得不依赖别人的意见或 建议。 冥想是独特、精细、准确的方法。这个简单的注 意力训练,可以让我们对身体、呼吸和意念进行全方 位的自我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习练者的愉悦感会 增加,思维变得愈加清晰,洞察力也会得到提升。你 将享受冥想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伴随着这些轻松的体 验,你还会感受到生理、神经和精神的压力也得到了 释放。 这本冥想指南提供了练习的系统指导,回答了入 门阶段最常见的问题。有了这些技巧,你就能够随时 开始练习了。之后,在冥想中的某个阶段,你需要有 经验的冥想士指导你取得更大进步。这本书将帮助你 度过最重要的基础阶段。你会发现,要取得冥想的进 步,在身体层面你几乎不需要做任何特殊或吃力的事 情,也无须养成奇怪或陌生的习惯,更不需要耗费太 多精力或大量时间。在享受冥想的同时,你的身体将 更加放松,思维会更具创造性,意识也将更加专注。 你甚至还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健康状况和人际交往都 得到了极大改善。 P15-17 20世纪瑜伽大师斯瓦米·拉玛简体中文译作《冥想》,一本书讲明白冥想本质和修习方法。   作者在喜马拉雅山曾前后修行达四十余载,与山间雪溪及白熊为伴,《冥想》揭秘了山区隐居高人的简易修行方法。   在欧美,冥想早已成为从硅谷到好莱坞成功人士放松身心,增加灵感的重要修行方式。60、70年代,欧美兴起的新时代运动中,冥想即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乔布斯用其来锻炼自己的头脑,《穆赫兰道》导演大卫·林奇称其为\"真理\",奥普拉·温弗瑞、比尔·福特、对冲基金教父达里奥、传媒大亨默多克都是冥想的追随者。根据哈佛大学幸福课中的数据显示,冥想对于打破消极思维方式,建立积极思维方式有明显的作用,因而成为对抗抑郁的重要工具。   本书作者斯瓦米·拉玛大师曾经在喜马拉雅山区修行达四十余载,期间他跟随多位常年隐居的瑜伽大师生活和学习。1949年-1956年,这位颇具慧根的修行者来到欧洲学习,随后又远渡美国。在那里,他将二十余年间学到的隐秘而特别的修行方法融合西方现代瑜伽理念,创办了喜马拉雅瑜伽研究所,并开始传授他特殊的练习方法,成为喜马拉雅瑜伽流派创始人。斯瓦米对瑜伽的理解精准又务实,他不强调瑜伽玄虚的一面,而强调能使习练者受益的方法和过程,对当代瑜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特别\"冥想\"是简单可行,却又基础根本的一种练习。他认为当你通过简单日常的练习一步一步进入到真正的冥想状态时,身体和心灵的变化将会超出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