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9.20
折扣购买: 懂事儿(过你想要的生活)
ISBN: 9787520547994
未来 教育行业长期实践者,“与子同行教育”创始人,多家教育培训机构明星授课导师。自2018年起,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授课,影响了数十万学员。创立“未来私钗”,旨在鼓励和带领更多的企业家和年轻人回归本我、探寻幸福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三观,人生 才会无悔无憾 我们经常谈及“三观”, 那么,什么是三观?它是指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 “三观”一词的来源可以 追溯至古代儒家经典《孟子 》。在《孟子·告子下》一 章中,孟子提到了“三观”的 概念,他说:“观乎天之道 ,执乎天之行,照乎民之所 丧,救乎民之所溺。”这里 的“观”指的是观察、认知, 而“三观”则是指对天道、人 道和人伦的观察和理解。由 于孟子在古代儒家思想中的 重要地位,这段话被后人引 用,并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 演变成为对一个人整体思想 观念的描述,即今天我们所 说的“三观”。 从古至今,三观被视为 构建个人品德和道德的基石 ,是反映一个人内心世界的 三个方面。虽然心是看不见 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它 的外在表现来进行理解。孔 子在《论语》中指出,我们 可以通过“视其所以”“观其 所由”“察其所安”来将一个 人看透彻。可以说,一个人 的三观决定了他的行为、态 度以及对待他人的方式。具 有正确三观的人通常秉持着 正义、宽容和善良的准则, 而缺乏正确三观的人则可能 表现出自私、狭隘和冷漠的 行为。 当然,所谓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并非简单 的学术概念,而是需要通过 深刻地感悟才能真正理解其 本质。 世界观。一个人或一个 群体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理 解,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 不同的,这就是世界观。孟 子曾劝说梁惠王实施仁政, 关心民生。梁惠王问道:“ 那我应该怎么做呢?”孟子 答道:“先王之道,仁政为 急。若不如此,又何以称霸 王呢?”孟子的回答展现出 他坚定的仁政理念,也说明 “仁政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就 是他的世界观。 人生观。人生观最大的 要点就是我们的人生态度, 我们的活法。诸葛亮毕生忠 诚于刘备,支持蜀汉,最终 献身国事。他在《出师表》 中写道:“臣本布衣,躬耕 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这段文 字反映了诸葛亮的人生观, 即忠诚、勤政、为民,将个 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 联系在一起。 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人 对于什么是重要的、有意义 的和可取的事物的信念和原 则。苏东坡的官场生涯一共 经历了三次贬谪,他曾自嘲 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 、惠州、儋州。”他43岁时 被流放至湖北的黄州担任团 练副使,59岁时被贬至广东 惠州,最凄惨的是年过六旬 又被流放到了土地贫瘠只有 黎族人居住的海南岛。苏轼 曾这样描述当时海南岛的“ 半开化”生活:“吃无肉、病 无药、住无房、交无友、冬 无炭、夏无凉水。”不过, 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打倒 这位大诗人,他很快就找到 了三大陕乐:“旦起理发、 午窗坐睡、夜卧濯足。”是 的,你没看错,就是这么简 单的快乐三部曲:早晨起床 梳头,炎热的中午坐在窗边 静静安睡,晚上洗脚(因为 条件有限,只能“干洗”,也 就是用手搓脚,直到搓红) 睡觉。苏东坡的这段经历无 疑表现出他的价值观,即不 管生活多苦,都要找到生活 的意义,竭尽全力美化自己 的生活。 所以,只有树立了正确 的三观,我们才能在人生的 道路上行稳致远。世界观决 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和我 们在其中的位置,人生观指 引着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生 命和命运,价值观则成为我 们行为的准则和标杆。 对于每个人而言,塑造 正确的三观并非易事。它需 要不断地思考、体验和修炼 。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正 确的三观能够给予我们勇气 和坚持不懈的动力。无论是 诸葛亮精忠报国,还是苏东 坡逆境寻找生活乐趣,无不 都是在彰显正确三观的力量 和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警 惕和反思自己的三观是否正 确,努力修正和完善它们, 尤其是年轻人。因为对于年 轻人来说,现在正是确立三 观的好时机。越是年轻的时 候确立三观,清晰人生的方 向,你的人生奋斗起来才会 更有力量,你才不会在年轻 的时候感到迷茫,而当你遇 到很多选择的时候,你才会 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论来 帮助自己做出明智的选择。 总而言之,让你人生无悔无 憾的武器就是你正确的三观 。 P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