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十三讲/中华文化公开课

饮食文化十三讲/中华文化公开课
作者: 李世化
出版社: 当代世界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10
折扣购买: 饮食文化十三讲/中华文化公开课
ISBN: 9787509013656

作者简介

李世化,陕西榆林人,毕业于陕西科技大学,**文化出版创意人,曾在国企及文化公司担任管理工作,策划、撰写多部图书,代表作有《管理学和你想的不一样》《管理越简单越好》《经济学和你想的不一样》等。

内容简介

有巢氏茹毛饮血 旧石器时代初期,人类还未**摆脱野性,饮食停留 在“茹毛饮血”的生食状态,还没有饮食文化。有巢氏教 会人们猎取动物和采集野果为食,还发明了肉类处理方法 。 人之初,饮食是生存本能的需要。当人类还处在蒙昧 时期时,先民们的饮食方式和一般的动物无异,寻觅一切 可以充饥的动物和植物,直接生食。后世把这种饮食状态 称为“茹毛饮血”。在饮食文化**,这是史前的蒙昧时 期。 中国上古时期,生产力低下,填饱肚子成为了每个部 族的生存大事,因此很多部族首领都为满足族内饮食需求 而钻研饮食,旧石器时代的有巢氏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原始先民的饮食 中国很多史书中都记载有先民们在原始社会中的饮食 状态。西汉《礼记·礼运》中记载:“昔者先王……未有 火化,食*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东汉 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说:“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 但知其母,不知其父……饥即求食,饱弃其余。茹毛饮血 ,而衣皮苇。”由此可知,那时的原始人还不懂得用火, 所以只能是饿了生吃鸟兽的肉和*木的果实,渴了喝动物 的血和溪里的水,冷了就披上兽皮。在当时,由于吃生食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的体质普遍比较差。 当时的先民们身上的动物特性并没有**退去,因此 在那段历史时期内不会有不适应生食的感觉。在《礼记· 王制》中就曾经谈到了南方有不火食的“雕题交趾民”, 人们认为当地气候较暖,虽没有火食,也没有大害。随着 时间的发展,人类开始渐渐地学会用火烧烤食物。 有巢氏的传说 先秦古籍记载了有巢氏的传说,人们认为“有巢氏” 曾经是中国历***早的一位圣人。在《庄子·盗跖》中 记载:“古者**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 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有巢氏之民。”在《韩非子 ·五矗》中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众,人民不 胜**虫蛇,有圣人作,构本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 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太平御览》中卷七八引 《项峻始学篇》曰:“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 巢氏。”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有巢氏是神话传说中的人 物,也是原始巢居的发明者。人们认为,有巢氏帮助人们 免*毒蛇猛禽的伤害,初步解决了人们的居住问题。从饮 食的角度来看,他教会了先民们食用果实和猎取**为食 。 有巢氏的肉食发明 茹毛饮血的生活,常吃生肉,先民们的寿命一般都很 短。为了让生**于食用和消化,有巢氏还发明了“脍” 和“捣”的肉类处理方法。“脍”就是指用石刀把肉割成 薄片食用,“捣”是用石锤把肉捣松散食用。这种饮食方 法一直延续到了周代,“周八珍”中的“鱼脍”(生鱼片) 和“捣珍”(松捣牛肉)即是此种饮食方法的体现。除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