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和手帖(2生活整理术)

日和手帖(2生活整理术)
作者: 苏静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日和手帖(2生活整理术)
ISBN: 9787508648828

作者简介

*访人   田原,歌手、演员、导演。   张亮,创新工场投资经理。   吴诗源,理想生活实验室创始人。   庄仔,雕刻时光创始人庄崧冽。   于海成,战胜拖延症咨询师。   林曦,水墨画家。   金浩森,摄影师、模特。   Skelly,服装设计师。   喵子,手账达人。   陈天灼,影像艺术家。   原研哉,武藏野美术大学造形学部基础设计系教授、*本设计中心董事长。***艺术指导。   古奇高,独立家具品牌“梵几”创始人、主设计师。2009年开始从事室内设计,同时开始积累家具设计。2010年成立“梵几”家具品牌。   苏静,“*和手帖”创始人。“知* ZHIJAPAN”为其2012年创办的专门关注*本的内容品牌。   松峰莉璃,舞台导演、演员。中央戏剧学院2003届表演系研究生毕业。担任张永和、鲁力佳**建筑服装品牌系列时装秀导演、编舞。梵几话剧导演、编剧。   早川绫子,灯光师,活动策划执行。2005年起和伙伴共同经营设计公司,同时做**品牌时装秀、汽车展、发布会、晚会等的灯光设计统筹。 2014年创建“一二三(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创意儿童教育项目。   段旻哲,Evernote Market中国区总监。   男子野菜部,田中佑资、竹田润平与若菜公太三人组成。Farmer’s Market@UNU运营、企划。   卢广仲,**独立音乐人。曾获第20届**金曲奖*佳新人奖和*佳作曲人奖。   张永锡,**时间管理讲师,自2010年至今开办时间管理课程。   Janet Lau,注册瑜伽教师,东南亚首批获得专业认证的正念瑜伽导师。2014年被LifestyleAsia.com选为香港***的五位瑜伽老师之一。   韩硕,摄影师,2002~2006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西班牙语文学、**金融学双学位。2006~2010年在南美居住。2011~2013年就读于欧洲设计学院,获得摄影艺术硕士学位。   黄威融,1998年与四位好友集体创作《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2006~2011年担任《Shopping Design》总编。2012年创办《小*子》担任创刊总编。现任编辑顾问。2014年担任《*** **十周年》专刊总编。

内容简介

在《时间管理秘技》这本书中,小山龙介给了我 们六点关 于时间管理的建议。很多人都弄不清楚在当下这个瞬 间该做些 什么,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将任务变为可视化便笺 纸,贴在 显眼的地方,提醒我们及时完成任务。这时候新的问 题又出现 了,我们总是会滞后处理那些不喜欢做的事情,有没 有什么简 单的方法能让我们提前把那些不想做的事情解决呢? 比如运动 后喝瓶啤酒,它的原理就是做“不喜欢的事情+喜欢 的事情”, *利于完成任务,并把快乐升级。任务完成后统计数 据,则* 有利于向新的任务发起挑战。另外,统计结果也利于 我们总结 经验,为下一步的任务提供信息支持。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程安排,把握生活的节奏 与旋律。 如果单靠记忆,很容易出现”马虎大意”的情况,所 以我们需 要把*程管理100%记录在案,以提高我们的时间使 用效率。 使用Goo**e Calendar就可以轻松进行*程的记录、 变*、 传送、提醒、共享等。然后建立一周管理模式,让每 周的安排 有节奏,比如周一开会、周三拜访客户、周五晚上不 出去泡酒 吧而是做总结和计划等。 把时间安排好之后,就要考虑时间效率的问题了 。时间 不仅是物理时间,它同时还有另一个维度——体感时 间,时 间是有质感的,当我们专注做某件事的时候,时间是 高密度 的;当我们漫不经心,思想散漫的时候,时间是低密 度的, 提高效率需要从这点出发,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选择 不同的 集中力。一些高效率的超人,他们好像有三头六臂, 总是那 么有效率,好像可以同时处理好几件事一样。其实这 里的秘 密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提高切换每件工作的效率。 然后留 出空档,短期空档让自己休息,且意识到自己在休息 状态, 长期空档整理计划目标。 再进一步深化,则是进行时间投资。首先把时间 换算成 自我成本来计算一下(年收入/年工作时间),时间成 本意识 建立之后,就能够直接与人生的充实程度联系在一起 。如何 把时间转换为金钱和经验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 就跟机 会成本一样,即假设我们投资了某个计划,计划中的 某个部 分已无法再继续投资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另一个部 分,不 得不放弃的那部分利益就是机会成本。如果资源丰富 的话, 两个部分都能够选择是再好不过了,但资源并不是无 穷无尽 的,时间则*加有限。所以,要尽可能地把时间投入 资源的可 预见计划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先把时间投资于积累经 验,在不 断积累经验的同时,也会得到其他方面的收获。将时 间投资在 不同的方面(知识、经验、信赖、人脉、友情、爱情) ,不停 进行切换,这也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山下英子,是“断舍离”概念的**者。“断舍离” 不是一个 简单的整理术,它是一种教人放下心中执念的理念, 一种生 活态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哲学。《知*》系列M00K 的第 12本《知*-断舍离》特集对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概念 做了实 用的梳理,*介绍了包括佐藤可士和的”**整理术 ”、四角 大辅的“通向自由的50个丢弃”、MUJl的“收纳十律 ”等, 还专访了*本“*懂生活的男人”松浦弥太郎,透过 风吕敷、 手账、缩小意识、饮食文化等透视*本人的收纳观念 。 “断舍离”概念:“断”,即断*不需要的东西 :“舍”,即 舍去多余的东西:“离“,即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生活中总是塞满不需要的物品,从根上做到断念 ,尤为 重要。行“断”之前,请站在一个相对宏观的时间轴 上,判 断物品是否需要丢掉。原则有二,一是选择“要留下 的东西”, 而并非“要丢掉的东西”:二是“决定每件物品的品 味”,评 判它在未来是否会给你带来使用价值。 山下英子说…断舍离。里*难的是舍弃自我内心 的执 着。”的确,”执着”是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当中, 无知无觉的。 要克服“执着”,就要不断反复实践。舍不得丢弃是 一种状况, 而另一种状况则是舍不得用。山下英子认为:“好东 西舍不得 用而把它收起来,还勉强自己去用比较差的,这样的 话,品 味永远都无法提升,也影响别人看待你的态度。对物 品或人, 都是一种浪费和亏待。”舍弃的背后,实则是找回正 面的能量。 所以请借着“舍“,找回失去的空间和能量,找回那 些能让你 心动的东西。 通过反复实践”断”和“舍”的步骤来实现通畅 的新陈 代谢的状态,即”离”。 当你待物的“态度”对了,那这种状态也会在食 物、信息、 人际关系、思考方式、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发挥作用, 得到新 陈代谢。 四角大辅向年轻人提出了50个需要丢弃的东西, 比如, 丢掉视线里的“噪音”,丢掉说“随便”的坏习惯, 丢掉服装 的选项而定好自己的基本装扮,丢掉”T0 DO”,丢 掉多重任 务的思考方式,丢掉“提高生活水平“的想法,丢掉 污秽的语言, 丢掉“低质量睡眠”,丢掉人脉,丢掉查收短信的习 惯,丢掉“对 不起”的挡箭牌…… ***的”收纳十律”扔掉不需要的东西,物品使 用完 毕立即放回,在**地点摆放**物品,常用套装放 一起, 同类物品排列摆放,壁橱上贴备忘录,文件应分门别 类,善 用收纳工具,注意物品摆放的技巧,注意有保质期的 物品。 而佐藤可士和的**整理术则分享了一个成功设 计师的 工作方式: **阶段是空间整理术,从随身公文包开始,设 定优先 排序,舍弃无用之物:创造*佳工作环境,决定事物 的固定 位置,举棋不定时比较功能类似的物品,文件或数据 只保留 *终版本;办公室整体的公共空间,决定“外框”, 统一规格, 进行简单明了的分类。 第二阶段是信息整理术,探索事物本质,需要“ 退后一步”: 舍弃自以为是,让视野*加开阔:转换观点,让缺点 变优点。 第三阶段是思考整理术,将自己和对方的思绪转 换为语 言;提出假说,确认对方想法,思考时,对别人的事 ,像对 自己的事一样看待。 Filofax 多功能活页手账经典 1921年,*到英国陆*的要求而制造的多情报管 理手账, 1926年注册商标Filofax。现今已成为管理者手账的 代名词。 Filofax产品全部在英国制造,材质有小牛皮、意大 利皮革、 谷物,也有帆布、PU、丹宁等。颜色多为经典单色系 ,尺寸 选择也很灵活。Filofax活页部分由于可以*换,而 成了不少 人一直使用的手账。 1980年以后,Filofax开始开发针对商务人士的 年间计 划表和提醒事项清单的活页,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起 来。20 世纪80—90年代,开发了出纳、高尔夫球计分、五线 谱、汽 车行驶记录等种类繁多的近200种活页,即便如此, 也无 法满足众多需求,因此开始了自制与定做的研究。现 在,由 Filofax直接生产的只有*程表和联系人地址等基本 活页,而 其他活页则委托给其他纸商和文具厂商。 Filofax为商务人士提供了一套便捷的工具,尺 子、计算器、 分隔页、贴纸、地图、地铁路线、便笺等应有尽有。 Filofax的经典系列有很多。Cuban系列,纸质厚 ,较 重,拿起来很有质感。Tr**el Wallet系列的夹层可 以放机票、 行李牌、护照和一些通行证,**方便。Osterley系 列皮质 精致**,颜色鲜艳醒目,耐磨耐用。Finchley、 Finsbury 和Malderl系列的周边外皮产品,无论是mini size还 是 personal size,都有大的隔层放纸钞,**可以用 作钱包。P31-35

*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是《*和手帖》MOOK的第2本特集。
  我们相信,好的生活在于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精力,与周遭的环境,而不在于**品、**,以及常人难以接触的新奇和刺激。
  《*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特集,整理经典有用的时间管理术、生活整理术,专访多位**外设计师、艺术家、导演、音乐人、杂志人、料理人、企业管理者,启发我们如何拥有高效、丰富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和”,就是好天气,美好的。什么是“手帖”,就是记录本。“*和手帖”,就是记录下美好一切的本子。我们期望成为生活美学的记录者和造物者。
  “*和手帖”,或者说本身并无意义,它被赋予的是:一个有关*系生活方式的MOOK。一个众筹造物的全新生活品牌。探讨人与物的关系。一起寻找适合*常的生活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