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69.80
折扣价: 41.80
折扣购买: 冬牧场(大字版)
ISBN: 9787574900509
三版自序 再版序 第一章 冬窝子 一 最开始 二 三天的行程 三 最重要的羊粪 四 冬牧场 五 地下的家 六 冬宰 七 唯一的水 八 冷 九 羊的冬天 第二章 荒野主人 十 加玛苏鲁 十一 居麻 十二 嫂子 十三 隔壁一家 十四 梅花猫和熊猫狗 十五 大家 十六 荒野漫步 十七 与世隔绝 十八 唯一的电视 十九 热合买得罕和努儿赛拉西 二十 胡尔马西 二十一 扎达 第三章 宁静 二十二 暮色中 二十三 牛的冬天 二十四 食物 二十五 访客(一) 二十六 访客(二) 二十七 宁静 二十八 最大的宁静 第四章最后的事 二十九 雪灾之年 三十 我在体验什么 三十一 迅速消失的一切 三十二 一起去放羊 三十三 串门去 三十四 新邻居 三十五 回家的路 后记 李娟在冬窝子/段离
自从我出了两本书后,我妈便在村子里四处吹嘘我是“作家”。可村民们只看到我整天蓬头垢面地满村追鸭子,纷纷表示难以置信。而我妈对他们说着说着,扭头一看,我正趿着拖鞋,沿着水渠大呼小叫地跑,边跑边挥棍子,也实在不像样,便觉得很没面子。 后来,终于有人相信了。乌伦古河下游三十公里处新建了一个牧民定居新村“胡木吉拉”,村里有人来找到我妈,请我去该村当“村长助理”,每个月给我开两百块钱工资。又表示这个价位是合理的,村长本人才四百块。 我妈备感受辱,傲慢道:“我的女儿可做不了那种事!” 对方很奇怪:“你不是说她是作家吗?” 总之,在阿克哈拉村,我实在是个扑朔迷离的人物。主要有四大疑点:一、不结婚;二、不工作;三、不串门;四、不体面。 然而这个冬天,我终于要像模像样地做一件作家才做的事了——我要跟着迁徙的羊群进入乌伦古河南面广阔的荒野深处,观察并记录牧民最悄寂深暗的冬季生活。于是我妈赶紧四处散播这个消息,并进一步宣扬我的不同凡响。然而如何让牧民们理解我这一行为呢?她只能作如下解释:“她要写。把你们的,这样的,那样的,事嘛,全写出来!” 牧民们便“噢”地恍然大悟状,又低声交头接耳:“那有什么可写的!” 无论如何,“一个汉族姑娘要进‘冬窝子’”的消息还是很快就传遍了喀吾图乡的几个牧业队。我妈开始挑选愿意带我同行的家庭。 才开始,我雄心勃勃,要跟着一户路程在四百公里以上、骑马十几天才能到达驻地的人家出发,想把游牧生活最艰辛之处遍尝一遍。可是,路程超过十天的人家都不肯捎我,怕我添麻烦……更重要的是,我的雄心壮志随着转场日期的一天天来临,也一点点消融——想想看:半个月的时间,夜夜睡雪地,休息不足四个钟头;天天凌晨起身,摸黑出发;顶着寒流赶羊追马,管理驼队,拾掇小牛……我这八十来斤的体格,还是别逞那个强了。于是对路程的要求降低为一个礼拜……终于,在临行前一个星期,又降至四天以下…… 在经过我们阿克哈拉村的、南下行程只有三四天的牧民家庭中,就有亲爱的扎克拜妈妈一家。我曾和他们生活过一个夏天。照说,继续跟着他们生活再好不过。可自从那年在扎克拜妈妈家住了几个月后,牧民间四处传言我是她儿子斯马胡力的“汉族对象”,令我很生气。当然,斯马胡力的老婆沙拉特更生气。她一见到我就把脸垮得长长的,一直垮到地上。 贫瘠寒冷的沙漠深处,李娟身体力行与哈萨克牧人生活了一整个冬天。 在逐水草而居的动荡生活中,冬季转场是其中最艰辛的一段,李娟深情克制地讲述哈萨克牧人冬季游牧文化,全景式记录北疆大地的游牧景观。 人类的命运与荒野的命运丝丝相扣,互相依存。在巨大的寒冷中,李娟写下渺小人类用双手撑开的一小团温暖与安宁——虽然微弱,足以与艰难的现实抗衡。 为提高阅读的体验感,特推出便于阅读的大字版,方便有需要的读者翻阅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