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
原售价: 118.00
折扣价: 93.22
折扣购买: 四大歌剧院全传(精)
ISBN: 9787100065177
在此期间,斯卡拉冒险上演了一些新剧目。吉林盖利了解并分享着米 兰公众的保守口味。所谓公众,当然是指占据池座区的观众,其中大多数 是生意人和吉林盖利的工业家同侪。玛丽亚·卡拉斯为斯卡拉歌剧院表演 罗西尼、贝利尼和多尼采蒂的歌剧,将迷人的美声唱法重新引进了斯卡拉 剧目库,但她不唱当代歌剧。她拒绝在吉安·卡洛斯·梅诺蒂的歌剧《领 事》中出演女高音主角,这或许是一个高明的政策。1951年《领事》上演 后,果然遭到观众的当头一棒,凭着它的演出质量和保守的音乐风格,本 不该得此待遇。评论家圭多·孔法洛涅里从池座走上廊座,以示抗议。一 篇报道说他从头到尾都在“呸”,另一篇报道说他从头到尾都在“嘘”。 然而从此以后,《领事》便在国际剧目库中站稳了脚跟,常被誉为梅诺蒂 的最佳作品。梅诺蒂确实创作了一部戏剧性极强的歌剧,台本是他自编的 ,情节围绕地下政治活动而展开。虽然《领事》的音乐特点在很大程度上 归功于普契尼,但它的紧凑性以及不谐和元素却使它岿然屹立于当代。《 领事》面世之初,被林肯·基尔施泰因称为“一部别具一格的作品,一部 感情真诚的作品,一部戏剧效果从不松弛的作品”。 1952年,斯卡拉决定首演贝尔格歌剧《沃采克》,为此组合了一个杰 出的制作班底:德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指挥,赫伯特·格拉夫导演,蒂 托·戈比饰演剧名角色。玛丽的饰演者是多罗茜·道,1947年在美国,她 曾塑造维吉尔·汤姆森歌剧《我们大家的母亲》中的苏珊·安东尼一角。 她主要出演一些非常剧目,比如饰演威廉·沃尔顿歌剧《特洛伊勒与克莱 西达》中的克莱西达、斯蓬蒂尼歌剧《艾格尼丝·冯·霍亨施陶芬》中的 剧名角色,等等。《沃采克》一开幕就响起了一片躁动。米特罗普洛斯只 好转过身,请求观众安静下来。演出完成了,评论界却有点吃不准这个作 品。《晚邮报》评论员说贝尔格的曲谱“有些地方难以理解”,《伦巴第 邮报》评论员说这是“一部有趣的重要歌剧,需要全神贯注地倾听”。 在某种意义上,伊尔代布兰多·皮泽蒂充当着斯卡拉的专任作曲家, 他的音乐风格比较传统。1947至1959年,斯卡拉制作的皮泽蒂歌剧达九部 之多,其中五部是世界性首演。盎格鲁撒克逊评论圈对皮泽蒂的主导地位 大皱眉头,说他是“国内赫赫扬扬、国外默默无闻的作曲家之一,作品上 演的次数比人们想听的次数要多”。 在未来的岁月里,意大利国产歌剧将成为这家意大利王牌歌剧院的主 粮,而在战后初年,富特文格勒和赫伯特·冯·卡拉扬为斯卡拉带来一批 德国歌剧。他们两人的演绎权威而富有特色,既形成了挑战,也为未来设 立了一个标准。富特文格勒和卡拉扬来访以前,斯卡拉一般用意大利语演 唱瓦格纳和莫扎特的歌剧,即使杰出的瓦格纳指挥家萨巴塔,在斯卡拉指 挥《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时,也习惯于冠名为《特里斯塔诺和伊索塔》 。1950年3月至4月,富特文格勒在斯卡拉指挥了《指环》四联剧,在这次 难忘的演绎中,希尔丝滕·弗拉格斯塔饰演布伦希尔德,塞特·斯万霍尔 姆饰演齐格弗里德,伊丽莎白·亨根饰演弗里卡、埃尔达和瓦尔特劳特, 希尔德·科内茨尼饰演西格琳德、古特鲁妮和第三位命运女神。 同年12月27日,富特文格勒的年轻对手卡拉扬前来指挥《汤豪舍》。 吉林盖利有一段时间热切希望聘用卡拉扬。斯卡拉信奉质量至上,又需要 加强德国剧目,卡拉扬当然是一个令人眼红的猎物。1908年4月5日,卡拉 扬出生于萨尔茨堡,他的家庭是18世纪末从科萨尼迁入奥地利的,科萨尼 今在希腊境内,但当时属于奥斯曼帝国。卡拉扬的祖辈是一些成功的医生 和学者,他本人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指挥,很年轻就担任了德语地区几 家外省歌剧院的音乐总监,二十一周岁还差一个月,他已在乌尔姆以歌剧 指挥家的身份初次登台。1938年lO月21日,他在柏林国家歌剧院指挥《特 里斯坦》,赢得如潮的掌声。二战结束后,他的纳粹经历仅仅对他形成了 短时的障碍,很快他便返回舞台,重新开始了满负荷的工作。 在这部米兰版《汤豪舍》中,卡拉扬的演员阵容主要由德国和奥地利 歌手组成,包括饰演剧名角色的男高音汉斯·拜雷尔、饰演赫尔曼的杰出 男低音戈特洛布·弗里克,以及女高音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接下来 ,卡拉扬于1952年1月指挥了一部辉煌的《玫瑰骑士》,施瓦茨科普夫饰演 元帅夫人,塞娜·尤里纳契饰演奥克塔文,莉萨·德拉·卡萨饰演索菲, 奥托·艾德尔曼饰演奥克斯。2月,富特文格勒返回米兰,指挥《名歌手》 ,3月指挥《帕西法尔》。卡拉扬的来访不仅将纯正的德语引进了斯卡拉的 德国剧目,更重要的是开风气之先,引发了国际顶级歌剧院之间的制作交 流,最终还将导致卡拉扬氏的“全明星团体”的形成:他让一拨明星从一 个歌剧院飞往另一个歌剧院,从而使歌剧变成了一种真正的国际艺术。 1955年12月26日,小斯卡拉开幕,标志着一个意义重大的崭新出发点 。意大利的王牌歌剧院有了这个容量约为500坐席的新场地,即可上演一些 或许会“迷失”在大剧院的作品了。小斯卡拉是一个自治实体,曾拥有一 幢旧楼,靠近费罗德拉玛蒂西路,二战期间受到炸弹重创,旧楼被毁,小 斯卡拉在旧楼的原址上重建。小斯卡拉的第一部制作是奇马罗萨歌剧《秘 婚记》,尼诺·桑佐诺指挥,乔治欧·施特雷勒导演。奥里奥·韦尔加尼 在《晚邮报》上撰文,称赞施特雷勒“将这部喜歌剧的音乐保持在一个令 人炫目的高水平上”。在同一演出季,继《秘婚记》之后,小斯卡拉又推 出莫扎特的《女人心》,以及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歌剧《米特里达特· 尤帕托雷》,另外还有四部室内歌剧,其中包括法利亚的《彼得罗先生的 木偶戏》。一个常设剧团在这里建立起来了,其成员是一批精挑细选的歌 唱家,他们的嗓子和表演风格正好适合这批正在上演的作品。与斯卡拉的 大型演出相比较,小斯卡拉的制作质量和音乐质量不会受到大舞台的损害 。某些优秀歌手的嗓子不适合巨大的演出厅,到了小斯卡拉,便能受之无 愧地被观众聆听了。 1956年2月,作为开幕庆典的艺术活动之一,小斯卡拉录制奇马罗萨的 歌剧《秘婚记》。质量和优雅再次居于首位。桑佐诺指挥,序曲先声夺人 ,风格幽默、高雅、独特。重音的定位堪称完美,管弦乐团的演奏很有活 力,全体成员都不乏节奏感。路易吉·阿尔瓦和格拉切拉·休蒂演唱那对 年轻的恋人,以后若干年,他俩还将继续为小斯卡拉增色,也为自己赢得 特殊的声誉。阿尔瓦的嗓音中永远潜伏着欢笑。休蒂是迷人和活泼的化身 ,她的表演风格多彩而微妙,嗓子可以随时调度起来,服务于性格的塑造 和激情的发动。次女高音埃贝·斯蒂南尼在录音中演唱菲达尔玛,代替在 剧院里饰演这一角色的朱列塔·西米奥纳托。斯蒂南尼的嗓子已过全盛期 ,进入了艺术生涯的晚秋,即使如此,这位伟大的歌唱家还是光荣地完成 了任务。1956年在斯卡拉,她以五十三岁的年龄出演了她的最后一个角色 。P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