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传(精)

雍正传(精)
作者: 冯尔康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2.30
折扣购买: 雍正传(精)
ISBN: 978701013748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节侍从康熙巡幸四 方 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 (公元一六七八年十二月 十三日),一个婴儿诞生 在皇宫中,这就是对后来 中国历史的进程发生一定 影响的雍正帝。他的父皇 康熙这时已有了十个儿子 ,他是到得并不算早的第 十一个了,但是清朝皇室 规矩,皇子夭折,即不叙 齿,康熙的血胤幼殇的很 多,在这婴儿的哥哥中, 当时健康成长的只有康熙 十一年(一六七二年)、 十三年(一六七四年)、 十六年(一六七七年)先 后出世的胤禔、胤礽和胤 祉三人,因此算起行次来 ,这婴儿倒居了第四位, 成了康熙的皇四子。这个 行次,在康熙全部三十五 个儿子中居于前列,是年 长皇子,占据从事政治活 动的有利地位。后来他的 继承皇位,被一些人说成 是篡改康熙“传位十四子”遗 诏中的“十”字,因此,皇四 子的行次不可不加注意。 皇四子的父皇给他赐名胤 稹,胤字是他们兄弟的排 行!凡是叙齿的,都用的 这个字;禛,读音zhen( 音真),按照许慎《说文 解字》的解释,禛意是“以 真受福”。康熙希望这个儿 子对上天和祖宗真诚,以 此得到福佑。康熙给儿子 们取名都从示字旁,所用 褆、扔、祉等字,都寄予 有福的愿望。且不管康熙 的原意,在胤稹成为皇帝 以前,就用这个符号来代 表他。胤褆的生母吴雅氏 ,是满洲正黄旗人。胤稹 是她生的第一胎男孩,其 高兴心情可想而知。她这 时还是一般的宫人,第二 年才被封为德嫔,有了一 定地位。胤稹的外祖父威 武,担任护军参领,胤稹 继位后追封他为一等公。 所以胤稹的生母和外家并 不高贵,不能给他带来在 皇子中的特殊地位。胤稹 童时受孝懿仁皇后的抚养 。这位皇后是一等公佟国 维的女儿,康熙生母孝康 章皇后的侄女,康熙十六 年(一六七七年)被封为 贵妃,二十年(一六八一 年)晋为皇贵妃,二十八 年(一六八九年)病死前 被册立为皇后。孝懿仁皇 后没有生过男孩,只产一 女也殇逝了,故而育养德 嫔之子,年幼的胤禛因她 尊贵,很可能有意识地巴 结她。 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 三年),虚龄已届六岁的 胤禛,入尚书房读书。学 习的课程有满、汉、蒙古 文和经史等文化课,还有 骑射、游泳等军事、体育 课目。据法国传教士白晋 在一六九七年讲,他见康 熙前十四位皇子受教育的 情形是: 这些皇子的教师都是翰 林院中最博学的人,他们 的保傅都是从青年时期起 就在宫廷里培养的第一流 人物。然而,这并不妨碍 皇帝还要亲自去检查皇子 们的一切活动,了解他们 的学习情况,直到审阅他 们的文章,并要他们当面 解释功课。 皇帝特别重视皇子们道 德的培养以及适合他们身 份的锻炼。从他们懂事时 起,就训练他们骑马、射 箭与使用各种火器,以此 作为他们的娱乐和消遣。 他不希望皇子们过分娇生 惯养;恰恰相反,他希望 他们能吃苦耐劳,尽早地 坚强起来,并习惯于简朴 的生活。这些就是我从神 父张诚那里听说的,是他 在六年前随同皇帝在鞑靼 山区旅行回来后讲的。起 初,君王只把他的长子、 第三个和第四个儿子带在 身边;到打猎时,他还叫 另外四个儿子随同前往, 其中年龄最大的只十二岁 ,最小的才九岁。整整一 个月,这些年幼的皇子同 皇帝一起终日在马上,任 凭风吹日晒。他们身背箭 筒,手挽弓弩,时而奔驰 ,时而勒马,显得格外矫 捷。他们之中的每个人, 几乎没有一天不捕获几件 野味回来。首次出猎,最 年幼的皇子就用短箭猎获 了两头鹿。 皇子们都能流利地讲满 语和汉语。在繁难的汉文 学习中,他们进步很快。 那时连最小的皇子也已学 习“四书”的前三部,并开始 学习最后一部了。皇帝不 愿让他们受到任何细微的 不良影响。他让皇子们处 在欧洲人无法办到的最谨 慎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皇 子们身边的人,谁都不敢 掩饰他们的那怕是一个微 小的错误。因为这些人明 白,如果这样做,就要受 到严厉的惩罚。 自晋认为包括胤禛在内 的康熙诸皇子受到的是比 较全面的教育,而康熙本 人对他的儿子们的教育非 常重视和严格。白晋讲的 基本符合史实。康熙对儿 子的学习抓得很紧。他看 到一些贵胄之家,对子孙 过分娇生惯养,长成大人 ,不是“痴呆无知”,就是“ 任性狂恶”,反而害了子孙 ,因此做“上人”的,对子孙 必须从幼年就严格管教。 他的二儿子胤礽,是孝诚 仁皇后所生,长到两岁, 册立为太子,年至六岁, 命他读书,为他挑选张英 、熊赐履、徐元梦、尹泰 、顾八代、汤斌、耿介、 汪灏等人做讲官,张、熊 、徐、尹等都官至大学士 ,熊、汤等为著名理学家 。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