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南京大学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4.30
折扣购买: 少年简读中国史(夏商周)
ISBN: 9787305233678
九州传说:大禹的足迹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 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 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 是唐代诗人皮目休所作的《 汴河怀古》,他把隋炀帝开 凿大运河和大禹的功绩相提 并论,可见评价很高。几千 年以来,大禹治水的事迹介 于传说和历史之间,一直被 世人传颂,成为中国文化里 人所共知的一个精神标志。 传说在帝尧的时代,天 下还没有安定。那时候,人 们所掌握的生产力和技术手 段都比较落后,在自然灾害 面前往往无能为力,只能被 动承受,其中最为严重的就 是河流改道引发的洪水泛滥 。在我国历史上,黄河改道 就经常引发水灾,治理水患 也是历代都要慎重对待的大 工程。泛滥的大洪水过后, 野生植物恣意生长,动物也 繁衍得十分兴旺,人们的生 存环境恶化,农业生产遭受 到严重打击,粮食供应不上 。帝尧非常忧心这种局面, 于是启用了舜来治理水患。 舜委派益管理火,益通过放 火烧山来驱逐野兽。而大禹 则带领人们兴修水利,使得 诸多河流各归其道。在生产 力不够发达的时代,通过集 中管理珍贵的生产资源并调 配人力,集中力量办大事, 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洪水 退去以后,环境改善,人们 才能安心发展生产。据说, 大禹潜心治水八年,一心扑 在工程上,多次经过家门都 没有回家。由于治水功绩卓 著,大禹受帝舜的禅让继承 了帝位,他在阳城建都,开 创了夏朝,因此也被后人称 为“夏禹”,和尧、舜一起被 尊为上古的圣王。去世以后 ,大禹被埋葬在会稽山(今 浙江绍兴),当地现在还有 大禹庙、大禹陵和大禹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