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传(帝都生人)

福康安传(帝都生人)
作者: 富察建功
出版社: 北京燕山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7.40
折扣购买: 福康安传(帝都生人)
ISBN: 9787540254124

作者简介

富察建功(富察为满族姓氏),男,北京人,富察氏后人。姥爷满名富察·多尔奎,是本书口述人之一,富察·多尔济二弟。中国著作权协会会员,北京文联楹联学会会员,北京朝阳诗书画研究会会员。 著有《晚清侍卫追忆录》《父子同侍乾清门》及老北京民俗民间故事《守着紫禁城的传说》,并于《寻觅旧京》中负责北京篇章的撰写。曾于《紫禁城》杂志等登载晚清宫廷追忆《侍卫眼中的翁同龢》《侍卫眼中的珍妃》及相声、散文、诗歌、满族民间故事、小说百余篇。

内容简介

镶黄旗创立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与“ 正黄旗”“正白旗”并称为上三旗,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建 立的满洲八旗之首旗。都说八旗中的镶黄旗最为尊贵,这 究竟是何道理?小子在此告诉您:历代清帝出生后皆要在 镶黄旗下佐领那里报户冠名讳。既然是皇上的户口,当然 要位列一甲头名,所以镶黄旗顺其自然便成为八旗之首旗 。上三旗由皇帝亲统,旗下兵皆为亲兵,而皇帝侍卫也必 须从上三旗中遗选。清初时,镶黄旗男女老少总人口不过 两万,只有一万余兵丁。而后又设“镶黄旗蒙古”与“镶 黄旗汉军”。从入关后的顺治时代起,历代皇子都隶属镶 黄旗下,这就更增添了镶黄旗的神秘贵胃气息。 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皇子颐 淡(永瑛)。次年为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是年九月 十八日,在京师东四三条内,福康安家府门前的孩珠子( 满语,孩子)们竟然跟着护卫韩晓班打起了要饭板,大声 唱出一首歌谣来: 天老三,地老三,富察家里有老三。天不怕,地不怕 ,天南地北代圣驾;降魔伏妖午门前,公爵不做只要马。 什么马?血里马,一日千里镇百藩,挣个王冠带回家,带 ……回……家… 此时正是福康安在南方沙场后的第三个月……要说起 忠公府的三福,也就是福康安来,富察家的后代们且不论 男女老少,总会有说不完的故事。只可惜,正史上没过多 写他的故事,但野史中却有着极多的讲述。富察后人大可 不必担心什么或褒或贬的,无论哪个朝代,谁都免不了遭 人痛骂。若是没挨过骂,那倒真新鲜了,有句话说得好, “明里骂,暗里骂,也许当面叫阿玛(满语,爸爸、父亲 ),不换骂,长不大,长不大皆因为没人骂”。 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六月十八日未时,福康安 出生于北京西北的燕园,当时这是他家的暂住之地。 当乾隆帝闻听军机首辅傅恒家中再添一个男孩珠子时 ,不由得心中暗自叫苦,本来打赌说他只能生女的,这回 却输了。其实这倒无甚关系,无非服输,不过是做个姿态 而已。乾隆帝知道,全京师的旗人,不仅都远望着西北的 战事,也都盯着他看呢。为何军机首辅傅恒家中,一个男 孩珠子的出生,会引起乾隆帝亲自过问呢?老北京人倒是 有话答复:“天上地上,全归皇上,普天之下,皇天后土 。”当今皇上总要靠大臣来维系天下不是?虽说清朝比不 了明朝,没有无数锦衣卫、东厂老公帮衬,可当今皇上的 耳目同样众多。于是,傅恒生男丁的消息,很快被皇家耳 目一层层上报至内宫,但却被乌拉那拉氏皇贵妃故意推迟 了一天。 一天之后,当乾隆帝得信后,不免有些责怪乌拉那拉 氏。他明白,也许在紫禁城内自己是最后一个得知傅恒生 子的人,也许连住在皇城特角儿兄儿的旗下人都比自己知 道得早些。他寻思着,正值西北战事胶着的节骨眼上,傅 恒在军机处日夜奉公,繁忙得家都回不了,谁能给他家里 办这“洗三”呢?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