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上中下)

武则天(上中下)
作者: 杨焕亭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120.00
折扣价: 86.40
折扣购买: 武则天(上中下)
ISBN: 9787535482709

作者简介

杨焕亭,现为中国作协会员,曾任陕西省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长篇小说专业委员会委员、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咸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一直在新闻战线工作,先后任编辑、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广播电台编辑部主任,市级广播电视编委会副总编辑等职务。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有四百多万字的作品在《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小说评论》《延河》《延安文学》《文化艺术报》《新大陆》等报刊上发表。出版有系列文化散文集《海的梦幻》《月影人影》《烛影墨影》《山月照我》,文化史专著《秦始皇与秦都咸阳》(与雷国胜合著),长篇人物传记《茂陵卧牛之谜》(与雷国胜合著),长篇小说《往事如歌》,长篇纪实文学《无定河的女儿》,长篇历史小说《汉武大帝》(全三册)等。第1、第二届“陕西文艺评论奖”获得者。

内容简介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正是小麦成 熟的日子,京都长安却一连下了半个月的阴雨,从终 南山飘来的乌云很快就覆盖了整个关中大地,哗啦啦 的大雨倾泻而下,整个长安就像泡在水里,大街小巷 弥漫着一股霉味。 坐落在终南山北麓的翠微宫,在雨雾中看上去比 平时模糊了许多。廊庑下那些内侍省的太监、宫娥个 个垂首而立,一副悲哀兮兮的样子。从含风殿里传出 的浊重的呼吸,让他们的心绷得紧紧的,不敢有丝毫 松懈。 他们怎么也不愿相信,去年皇上还雄心勃勃,遣 右领左右府长史强伟到剑南道打造舰船,准备发三十 万大军征讨高丽,怎么说病就卧榻不起了呢? 刚过知命之年的李世民睁开沉重的眼睑,看着在 榻前守护多日的太子李治问道:“这雨下了有些日子 了吧?” “过了端阳节就一直下下停停,大概有半月之久 了。”李治脸上掠过依稀的痛楚应道。他说完这话就 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病体日重的父皇,眼里含着酸 涩的泪花。 自从父皇病倒后他就负起了监国的重任,内政、 邦交、祭祀,不管多艰难,他都可以同大臣们商议排 解,唯有这天雨,非人力所能左右。因此,在父皇焦 急的询问中,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李世民示意近侍把自己的后背垫高一些,可一垫 高,他立时就咳得胸闷气喘。太监王濛立即上前斥责 近侍粗心大意,重手重脚。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不 干他事。 看着殿外阴沉沉的天,李世民情不自禁地长叹: “今年京畿之地歉收,上天以灾象谴朕矣!” “此阴阳大化之故,父皇不必多虑。儿臣已命京 兆尹敦促京畿各县,趁雨停之际抢收。前日京兆尹来 报,说百姓已经将火炕腾出来烘烤麦粒。”李治在一 旁安慰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 ,朕病疴染身,你当恭谨理政,不可掉以轻心。” 李治闻言忙道:“父皇,儿臣愿病患加于己身, 以减父皇之疾。望父皇不要忧虑,安心养病。” 就在收回目光的当儿,李世民惊异地发现太子这 些日子竟瘦了不少。前些日子,贴身太监王濛告诉他 ,太子因为忧心他的病体而食欲锐减,他闻此禁不住 心疼。为当初长孙无忌等力主立其为太子而欣慰,为 自己在立嗣问题上的举棋不定而愧疚。他这样想着, 从心底涌出由衷的感慨:“你能孝爱如此,朕死无恨 矣!”说完,他就把目光转向王濛,“司徒大人来了 么?” “陛下,长孙大人已在殿外等候多时了。” “宣……他……进来,咳咳咳……”李世民咳了 几声,说话有些断断续续。李治要上前为其捶背平喘 ,被拦住了。他一转身,就见长孙无忌已经跪在了病 榻前。 “微臣参见陛下,殿下。” 李世民示意长孙无忌平身,又让宫娥赐坐,用爆 满青筋的手久久地抚着长孙无忌的手道:“朕这一病 ,朝政大事皆赖于司徒,看看,你的头发也越来越稀 了……” 未料李世民话未说完,长孙无忌竟放声大哭,泪 如泉涌。惹得众人也泪水涟涟,悲不自胜。 长孙无忌的哭声蕴含了太多的意味。从隋朝义宁 元年跟李渊举事起,他就几乎没与李世民分开过。那 时他就发现李世民有雄才大略,便把妹妹嫁给了他。 他与众人一起策划了“玄武门之变”,诛杀了太子李 建成,鼎力辅佐李世民登上了帝位。至今他仍然记得 ,当初房玄龄提出“存亡之机,间不容发,正在今日 ”的谏言时,他那句“吾怀此久已,不敢发口,今吾 子所言,正合吾心,谨当白之”,这正是促成李世民 下决心为社稷而舍私情的关键之语。 其实他也清楚,论出谋划策,他不如房玄龄、杜 如晦;论统兵打仗,他不如李靖、李,但在贞观十 七年图功臣于凌烟阁时,李世民却将他排在了第一位 ,这份皇恩让他一想起来便铭感肺腑。 “唉!朕宣爱卿进宫是有话要说,你如此涕泪怆 然,朕还怎么开口呢?”李世民叹息道。 长孙无忌闻言,哭声戛然而止,他抬起头看了看 一起流泪的太子,就什么都明白了。皇上在这时宣自 己进宫,必是与托孤有关。因为他现在不仅是当朝宰 相,而且当初太子李承乾被废后,是他力主立晋王李 治为太子的。 这事发生在贞观十七年,转眼已六年过去了。李 世民也越来越觉得立晋王为储,他们兄弟都会相安无 事,如果换成魏王李泰或吴王李恪,皇家就无法风平 浪静。 长孙无忌有时候也觉得委屈,因为朝野至今仍私 下指责他主张立懦弱的李治是因为其乃妹妹的亲子。 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难道李泰就不是皇后 亲生的么?他自觉如此是为社稷长治久安,问心无愧 。 作为舅父,他也清楚李治的不足,所以总希望李 世民龙体康健,好多传一些治国理政的经验和见识给 太子。然而天不佑唐,皇上在这年五月就一病不起了 。 其实,就算李世民不宣他,他也打算进宫拜见。 最近他不断风闻太子私下与武才人过从甚密,这让他 很是担忧。这样的事他也不好向皇上明奏,何况他还 在病中。但他决定从武才人身上着手,平息这种议论 。他擦了擦泪湿的眼角,就听见李世民对太子说道: “你先退下,朕有话要与司徒商议。” 听闻此语,王濛等人也自觉随太子退出了大殿。 见含风殿只剩下长孙无忌,李世民便把他的思虑 摊在长孙无忌面前—— “爱卿可否记得,几年前李淳风曾为朕卜过一卦 ?” “陛下说的是那‘女主昌’的卦辞么?”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