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搭讪学(这样追女孩真的很容易全新修订升级版)

魔鬼搭讪学(这样追女孩真的很容易全新修订升级版)
作者: 阮琦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9.20
折扣购买: 魔鬼搭讪学(这样追女孩真的很容易全新修订升级版)
ISBN: 9787535469663

作者简介

阮琦,魔鬼资询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游荡于北京大街,2007年底在豆瓣的搭讪学小组记录自己十余年的搭讪经历,受到众多闷骚男女追捧,2008年初在北京街头成立魔鬼搭讪班,从此以教人搭讪心仪异性为生。

内容简介

我猜想搭讪行为一定有悠久的历史,但只能是猜 想。 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都是这十年间的事。二十 多年以前,一个小伙儿在大街上看上一个美女,撑死 了也只能过去说:“嘿,交个朋友,你要觉得行,明 天下午3点,北海公园,不见不散。”——那时没有 QQ、MSN和短信,成不成就是一锤子买卖。 上面这个段子是一个大叔讲给我的,现在他已是 年近五十的人了。 没有互联网也就没有网搭,而且连交流搭讪经验 的场所也没有,除了从大叔那里得到过这么一点儿知 识之外,我对搭讪的认识都来源于偷听姐姐跟女伴聊 她们被男人搭讪的谈话。 那是记忆中关于搭讪最初最完整的印象,最后的 结论是只有流氓和神经病才会干这种事。神经病指的 是由于条件太差找不到对象想女人想疯了的男人,流 氓当然就是臭流氓了。 姐姐那会儿正上大学,我把偷听到的故事分成以 下几种: 第一,走过来,“小姐,交个朋友吧。” 第二,骑自行车从后面过来,摸一把就跑。 第三,骑自行车从后面过来,说一句“你真漂亮 嘿”就跑。 第四,骑自行车从后面过来,说一句“X你丫的 ”就跑。 总之,骑自行车的都是流氓,走路的都是神经病 ,搭讪的就没好人。在青春期的很长时间,搭讪的念 头都让我觉得是一种很可耻的想法。 那时候,搭讪不叫搭讪,北京土话叫“剌蜜”、 “磕婆儿”。说句心里话,我觉得这两个词特“脏” ,一点儿也反应不出搭讪行为的美好本质。但这就是 时代的特色,要知道那会儿跳交谊舞都可以被判刑的 。 其实,当时肯定也有不少美好的搭讪,就像《阳 光灿烂的日子》里的夏雨认识宁静。我听到过的,一 个真实版本来自于我搭讪认识的一个女孩,她自己就 是她爸搭讪她妈的结晶。 她是我这些年来搭过的最漂亮的女孩。 所以,当她给我讲她爸为了再遇见她妈在公车站 守了一个星期的时候,我特别可以想象她妈有多大的 魅力可以吸引这样一个男人;当她继续讲到她爸终于 等到她妈,然后又跟踪坐了一个星期的公共汽车,直 到有一天她妈主动问她爸: “你干嘛老跟着我呀? ”我也特别可以想象她爸是个多帅的小伙儿。 这样的故事讲出来像是童话,不过凝视着她那张 美丽单纯的面孔,我相信童话也会偶尔存在那么一两 次的。 那个年代更多的部分是不浪漫的,当时中国女性 的理想男子是高仓健。这种男人的特点就是闷,但当 时叫“深沉”。那会儿还没有“假深沉”这个词,凡 是沾深沉的就牛逼,搞得我们班有几个说话结巴的高 个都成了女生的抢手货。 深沉的男人是绝对不会在大街上跟女人搭讪的, 当时国产电影里男女主角邂逅基本上都是英雄救美, 然后英雄扭头就走屁也不放,都是美女屁颠屁颠追上 来问名字的。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我对英雄有着一种发自内心 的恶心和嫉妒。后来搭讪频频成功,嫉妒没了,就剩 下恶心了。 直到今天这样的影响还存在:就是牛逼人物都不 表达自己的爱欲,女人自会赞赏和追求。这种审美标 准隐含的深层观念就是:个体不要有过多的自我表达 ,你的需求要靠社会对你的认同来获得满足。 这个认同的标准过去是“英雄”,如今是“精英 ”。总之,如果是一个普通人,最好老老实实不要去 表达,如果表达了,就可能连普通人都不如,是神经 病,是癞蛤蟆。 一夜情的盛行,让大家终于有了自由表达的可能 ,但又变成了一种阴暗的事情,就像《我帮哥们去网 搭》里的那个哥们,他的男性气概只敢实施在他看不 起、不在乎的女人身上,一旦遇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对 象,精神上就先阳痿了。 针对一位朋友最近的经历,我想说:不由分说去 吻一个刚刚认识的女孩固然勇敢,但是,不怕拒绝去 吻一个自己真心恋慕的女孩才算牛逼。 盼望有一天能听到这样的故事! P11-13 搭讪是与陌生人交往的一门艺术,也是迅速拓展人际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魔鬼搭讪学(这样追女孩真的很容易全新修订升级版)》作者阮琦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记述了自己大学毕业后十余年的搭讪经历,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心法:如何开口说 句话,如何准确把握对方心理,如何获取对方的好感和信任等等。读完这本书,你会对搭讪的技巧、方法有一个全新的领悟,你会迅速提升个人的魅力。你会重新认识自己、塑造自己,感受生命的蜕变,开启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