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

老字号/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
作者: 王红|主编:段柄仁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6.75
折扣购买: 老字号/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
ISBN: 720006425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北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千年古都,辽、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定都 之后,北京就成为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贸易中心,汇聚 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分布于京城各个商圈的餐馆饭店食品店、丝绸 布帛鞋帽店、茶庄药铺戏园子、书籍文房古玩店等行业的老字号的兴衰沉浮 ,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古都北京传统商业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成为北京这座历 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商业字号的由来 老字号,是经过时间的历练,具有悠久的历史,拥有独特的产品,特殊 的经营理念,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品牌信誉,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工 商企业。商业字号是商业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但字号并非起源于商 业。 字号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资 料记载,字号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它最早是对人的一种称谓方式。人 的称谓,有名、字和号之别。名,是出生时由父母或其他长辈起的,是其一 生中惟一的正式称谓。因要登记在官府的户籍簿上,所以也称官名或大名。 而字和号则是长大成人之后才有的称谓。字号虽不属于正式的称谓,但在古 代社会生活中,却被普遍使用,并且成为一种文化习俗。字和号在冠名和使 用上,都有区别。 据《礼记·曲礼上》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中国古代男子二 十岁(虚岁)时,须举行冠礼,以示成年。在行冠礼的仪式上,由受冠者的父 亲或其他长辈给他起一个称号,即是字。古代的女子未嫁时叫“待字”闺阁 ,在十五岁(虚岁)许嫁时,则行笄礼,也是一种成年礼。届时也要起字。所 以在中国古代,有字又作为成年的一种标志。字和名在意义上往往相互关联 ,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同义;岳飞,字鹏举,“飞”与“鹏 举”意相近。另外,还有家族中的“字辈名”,用第一个字来确定辈分,如 孔家、孟家等千年家族即是如此。 号,又称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别名,是古人给自己起的称号,一般都 是尊称、美称。号不仅是一种称谓,也往往寄托着自己特定的志向、意向、 情感、修养和追求,抑或是寓含有某种情趣。与字相比,号更富于情感、情 趣、个性,多耐人寻味。陆游,自号放翁,就寓含不拘礼法之意。辛弃疾, 自号稼轩,意为人的一生当勤奋耕耘。秋瑾,号鉴湖女侠,以显女杰豪气。 所以,呼人之号比呼其字更示尊重与客气。此外还有一类“诨号”、“绰号 ”或“外号”,如《水浒》中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中的“豹子头”、“智多星 ”等,又含有亲呢、诙谐或玩笑的意味。 字号包含着传承、期待、祝福等特定寓意,既雅致又时尚。在古代社会 生活中,为各阶层人士普遍接受和使用,成为一个人除了官名以外经常使用 的称谓。在以后的历史中,字号的使用范围不断拓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是将字号这种形式运用于商业活动之中。 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在商品竞争中,经营者极需一种记得住,叫得响 ,又能显示商家和产品个性特征的标识、招牌,以拓展市场。这种包含着传 承、祈福、明志等特定寓意和推广宣传功能的字号,也就从对人的称谓,逐 步拓展到了商业活动之中,成为商家不可或缺的名号、品牌,出现在各式牌 匾、招幌、产品和包装上。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