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谈艺术(精装纪念版)

沈从文谈艺术(精装纪念版)
作者: 沈从文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6.90
折扣购买: 沈从文谈艺术(精装纪念版)
ISBN: 9787214275110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20 世纪优秀的中国文学家之一。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是白话文革命的重要践行者和代表作家。主要著作有:小说《边城》《长河》《龙朱》《虎雏》《月下小景》等,散文《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20 世纪 50年代后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物研究。晚年所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中国文物研究史上的一项空白。 沈从文凭一颗诚心,一支笔,用干净的文字塑造了纯美的湘西世界。他的作品,满是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纯粹。在充满焦虑甚至苦难的现实中,他笔下的世界,给我们的心灵开辟了一方净土。

内容简介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生命在发展中,变化是常态,矛盾是常态,毁灭是常态。生命本身不能凝固,凝固即近于死亡或真正死亡。唯转化为文字、为形象、为音符、为节奏,可望将生命的某一种形式、某一种状态,凝固下来,形成生命另外一种存在和延续,通过长长的时间,通过遥遥的空间,让另外一时另一地生存的人,彼此生命流注,无有阻隔。文学艺术的可贵在此。文学艺术的形成,本身也可说即充满了一种生命延长扩大的愿望。至少人类数千年来,这种挣扎方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得到认可。凡是人类对于生命青春的颂歌、向上的理想、追求生活完美的努力,以及一切文化出于劳动的认识、种种意识形态,通过各种材料、各种形式产生创造的东东西西,都在社会发展(同时也是人类生命发展)过程中,得到认可、证实,甚至于得到鼓舞。因此,凡是有健康生命所在处,和求个体及群体生存一样,都必然有伟大文学艺术产生存在,反映生命的发展、变化、矛盾,以及无可奈何的毁灭(对这种成熟良好生命毁灭的不屈、感慨或分析)。 1.2022年沈从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精装纪念版。 2.沈从文在文学创作中始终如一的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无一不充斥在文物艺术研究的方方面面。虽然未能继续文学创作,但对生命的热情却一直贯穿在文物研究当中。正如他自己写到的一样:“俗说凤凰不死,死后又还会再生。这传说极有意思。凡是深深活在人民情感中的东西,它的历史虽久,当然还会从更新的时代,和千万人民艺术创造热情重新结合,得到不朽和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