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3.60
折扣购买: 抚养
ISBN: 9787521746754
[美]保罗·波多尔斯基(Paul Podolsky) 保罗和他的妻子玛丽娜住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韦斯特波特。育有一子一女。 在成为作家之前,保罗已在华尔街工作20余年,大部分时间在桥水公司工作,其间曾多次访问中国。 保罗拥有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硕士学位,布朗大学学士学位,并曾在莫里斯·索雷斯外语学院 (现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学习。 他是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成员。他的文章常见于《华尔街日报》、《南华早报》等媒体。有关保罗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他的网站paulpodolsky.com。
第一章 放弃 威斯康星州索普附近,2014年 2月 在一个气温低于零摄氏度的下午,我在威斯康星州 的森林深处,最终承认我女儿索尼娅的野性本能过于强 大,我无力教养。12年前,我和妻子玛丽娜收养了索尼 娅,一个来自俄罗斯加里宁格勒、有着斯堪的纳维亚式 金发的行动缓慢的婴儿。而此时,我笨拙地拥抱了一下 她,转身走了出去,走向我租来的汽车。天气寒冷,雪 在我的靴子下吱吱作响。她不会再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了 ,虽然我当时还不知道这一点。 我把索尼娅留在了那栋房子里,在那里,一位工作 人员将接手管理她,这位工作人员熟悉如何连续几个月 在森林里管理像她这样的孩子。这样做是为了彻底改变 这些孩子的生活,即使是最固执的青少年也会有所改变 。在森林里,因果关系会更清晰一些。你不把衣服穿好 ,你就会冷。 在放弃抚养她之后,我就不用再担心她的阴谋诡计 了。这不是指她做的那些具体的事,如撒谎、偷我们的 药、抢劫别人、操纵我和玛丽娜,而是指这些行为的总 和,即她无休无止的阴谋诡计。当然,孩子不守规矩是 常事,我小时候也偷东西。区别在于,我事后感觉很糟 糕,改掉了这个坏毛病。但她似乎没有感觉,对是非之 分也不感兴趣。 她偶尔会放下警惕心,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身上, 说一些可能是实情的话。 有一次她告诉我们:“我希望我有愧疚之心,但我 没有。” 她14岁了,如果现在就缺乏良知,那么几年后她会 做什么?被收养者杀害养父母的案例时有发生,不过谢 天谢地,索尼娅没有暴力行为。我应该教她如何获得良 知吗?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专家似乎也不知道。 放弃抚养她之后,我并不觉得难过。我感到一阵空 虚,同时觉得如释重负。养育一个难缠的孩子,就像拖 着一根铁锚艰难前行。 但放手后,作为父母的孤离感依然存在。我离最近 的明尼阿波利斯机场有三小时的路程。外面是黑沉沉的 森林,再远处是农场,一切都包裹在白色的寒冰中,如 同在冰箱里一般。 她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呢?这是一个谜。一个14岁大 的女孩被丢在冰封的森林中,与家人和朋友分离,不知 何时能重聚,但她几乎没有流露出任何情绪。 我曾以为一个人的行为跨越了一定的范围,我现在 明白了,这个范围是有限的。我曾以为我的善意会得到 对方的善意回报,特别是孩子。索尼娅打破了这些期望 。 回想起来,真相的迹象早已存在于我的四周,但我 不想看到这些迹象,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她似乎有转 变的时候。比如有一次,她和哥哥在犹他州一个滑雪场 的偏远角落里滑了一天雪,一起回来,脸红红的,兴奋 异常。当时我告诉自己,她能和别人相处得不错,只是 1.孩子难管教,是父母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一个人童年的早期经历如何塑造他的思维方式?如果一个孩子爱撒谎、偷东西、操纵他人、缺乏同理心、无法回应周围人对他的爱,那么他有可能患有反应性依恋障碍。0—3岁是孩子与父母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阶段,错过此阶段,父母可能会悔恨终生。这本书是一段普通家庭养育依恋障碍女儿的挚真记录。作者通过亲身经历与动人讲述,带我们全面深入了解这种潜藏的儿童心理病症,以及如何早日发现、应对与治疗的方法。 这本书为所有新手父母敲响育儿警钟。 2.突破地缘的世俗隔阂,跨越国界的人间炽爱。美国丈夫、俄罗斯妻子、患轻度自闭症的长子,以及患依恋障碍的养女;看一个平凡家庭,如何为孩子竭尽所能。“我拼尽全力,只为你的人生能有更好的明天。”虽然生活一地鸡毛,但爱可以战胜一切。 3.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段治愈自己的旅程。原生家庭与不幸童年始终是心理学领域长期备受关注的议题。这本书关乎每一个拥有缺憾童年与不幸原生家庭的个体。愿每一位新手父母,在养育之路上,都能得到成长与治愈。 4.知名对冲基金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瑞·达利欧、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所长傅小兰、壹心理创始人黄伟强、大米和小米首席品牌官潘采夫 专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