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辞书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8.10
折扣购买: 《请打开你窗前的那盏灯》创作档案
ISBN: 9787532660575
【主编简介】:陆军,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文华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兼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戏剧文学分支主编,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戏曲学会会长,上海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院长。著述逾500万字。2005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陆军文集》(8卷),迄今已有个人著作13种、主编图书30余种。
"【精彩书摘】:用微信剧记录一枚枚特殊时期的历史碎片(节选) ——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陆军 牛立超 陆 军 “我费力打捞起人性中渐渐式微的原始热能,尝试点亮你的心灯,劳驾你再把窗口的那盏灯打开。这样,即使是至暗时刻,我们的城市至少还有些光亮……” 这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陆军教授,为由他策划并与学生袁香荷共同完成的抗疫主题话剧《请打开你窗前的那盏灯》(编剧陆军、袁香荷,导演徐伟)写下的一段创作手记。剧本中有对疫情的思考,有对人性异化的警示,也有对社会发展的审视,更有艺术为时而作的担当。该剧以普通人的视角切入,围绕抗击疫情展开剧情。 文艺为谁服务?文艺的生命力在哪里?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类灾难,艺术家应如何利用专业所长践行责任与担当?日前,记者在线上采访到陆军教授,围绕抗疫主题创作,请他谈谈最近的思考与感悟。 问 :陆教授,我们先从您正在筹划的微信剧开始谈吧。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重要载体,但是将微信引入戏剧舞台,创造出“微信剧”这种形式,在业界还是首次。能否先向我们介绍一下“微信剧”这个概念? 答 :好的。首先要感谢你这个优秀的年轻人的敏锐。记得两年前,我们曾经有过一次愉快的合作。《护士日记》(编剧陆军、袁香荷,导演伊天夫)面世以后,你在第一时间采访我,那篇访谈录《好的文艺作品要拓印时代的胎记》,除了在《文学报》上登载以外,国内主要新媒体都发表过,特别是在新华社网站,点击率达百万以上。关于“微信剧”,那是我疫情期间居家办公时有感于一些所见而产生的所思所感所得,忽发奇想杜撰的一个概念。上海的这轮疫情,从3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正处于向常态化疫情防控转换的关键时期。一座城市,如此长时间的停摆,相信每一位身处其中的市民都会感慨万千,有一肚子的话要讲,也有一大把的感慨甚至抱怨需要倾诉。如何从这些碎片中,撷取创作素材进行创新性的真实表达,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微信群。微信我们都不陌生,疫情发生后我们加了社区群、楼道群,在群里发布防控通知、分享疫情资讯、科普防控知识,以及因疫情而产生的物资交换、爱心互助等,虽然我们看不到彼此的面庞,但是通过微信能猜测到每一次发言背后有血有肉有情绪有灵魂的个体。此外微信群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团体,讨论的话题、关注的热点,实际上都是整个社会防疫抗疫的生动缩影。因此,在我看来,一方面,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微信群里的内容,都可以提炼出富有时代性、烟火气、生态链的戏剧构思,剧作家可以在这片土地上进行创造性耕耘 ;另一方面,线上的演艺越来越成为戏剧圈的常态,利用“云端”的方式呈现微信群里的故事,将有限时空与无限想象链接,通过艺术实践倒逼科技创新,促进科艺融合,拓展戏剧生命的版图,将是一种发展趋势。而善于开掘生活矿藏,激发创意灵感,捕捉新现象、新特征,并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进行记录,则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必须要做的功课。 鉴于以上考虑,我首倡“微信剧”概念。概括起来说,首先,微信剧是剧。剧,就要有冲突、有动作、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有主题,这是前提,不能动摇。其次,微信剧题材来自微信,讲述的都是微信群里发生的故事,内容要有鲜明的时代胎记与真切的社会情绪。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微信剧的呈现方式不仅要与微信技术有关,更重要的是,剧情发展的动力、人物命运的转折、主题表达的契机,最好都要与微信载体、微信功能与微信精神符号息息相关,避免将一个常规的戏剧故事借用微信剧这个概念来表达的做法。换句话说,好的微信剧,剧情由微信而生,冲突由微信而起,人物由微信而立,场面由微信而建,主题由微信而达。 问 :思想性是文艺作品的灵魂,陆教授以往的作品,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闪烁的思想光芒。比如,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时候,您就与学生一起创作了2020年首部抗疫题材大型原创话剧《护士日记》,搬上舞台后受到广泛关注。在那部剧作中您提出 :“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与人类文明进程相伴相生的天灾人祸作殊死较量时,都不能仅仅以牺牲无数人的生命与尊严作为筹码,而是要由全社会的科学、良知、秩序、担当与奉献的合力来共克时艰,决战决胜。”这些话至今仍然有警示意义。不知道在这部微信剧里,您将如何呈现对社会、对疫情的思考? 答 :非常遗憾,我们这部微信剧是一个急就章,讲述的是发生在楼栋微信群里发生的十分平常的故事。从剧本的构思来说,大致有三条线索,其中第一、二条是明线,第三条是暗线。线索一,一名新上海青年,暗恋同楼栋的女孩,苦于没有机会,因为疫情建立了微信群,作为楼组长的他,在服务好本楼栋居民的同时,一直有个小九九,希望能够得到邻居们配合,用窗前的灯点亮成一个心形,借此向姑娘表达爱意。为了达成这一美好的愿望,他做了很多工作,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故事。当然,在家长里短、嬉笑怒骂的背后,有价值观的碰撞、社会文明的较量以及社会情绪的宣泄等。居民家亮起的每盏灯,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灯光,还有每个人心里的那盏灯,它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变得浑浊黯淡、忽明忽暗,希望通过我们的作品,能够唤醒每个人心底的善意,让心灯重焕光亮。线索二,取材于多个城市所发生的核酸检测造假案例,虚构了群主张山与相关人员联手揭露一检测机构造假真相的情节。线索三,是隐藏在剧作背后的剧作者对疫情的真相匮乏、判断模糊、书写犹豫的创作心态,即对记录历史碎片的记录者的记录。当然,这种记录不可能是以显性的情节来表达,但却很有可能是最有价值的地方。这也是支撑我鼓足勇气,拉上我的学生,冒着被同行诟病、被观众笑骂、被领导批评的风险,来写一个“不好写、好不写、写不好、不写好”而又尝试着写的小剧本的主要动力。当然,人们也可以把这样的说法看作是我为自己写不出发人深省的作品在找借口。如果这样来评判,我也很乐意接受。 ……" "【编辑推荐】:★文学创新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直击中国第一部微信剧《请打开你窗前的那盏灯》问世的台前幕后故事! ★一段特殊时期的生活记录,一次有益大胆的创作尝试! ★从相见不相识到邻里守望,打开心上的那盏灯,照亮身边的人,照亮我们的城市,照亮我们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