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影像诊断学(髋关节分册)/运动医学影像诊断学丛书

运动医学影像诊断学(髋关节分册)/运动医学影像诊断学丛书
作者: 编者:程晓光//于爱红|责编:高玉婷//郭威|总主编:程敬亮//
出版社: 科学
原售价: 110.00
折扣价: 86.90
折扣购买: 运动医学影像诊断学(髋关节分册)/运动医学影像诊断学丛书
ISBN: 978703068482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1章 解剖与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一节 髋关节解剖
  髋关节属于球窝关节,具有相对稳定的骨性结构,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并由坚韧的关节囊、韧带及强大的肌群保护。髋关节的主要功能是负重,同时能做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和旋转运动。
  一、髋关节的大体解剖
  (一)髋关节的骨及软骨结构
  1.髋臼 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部分构成,出生时三部分由 Y形软骨分开(图 1-1-1),13~ 16岁时相继融合成一体(图 1-1-2)。髋臼呈半球形杯状凹陷,分为中央区和周围区(图 1-1-2)。中央区为髋臼窝,无关节软骨覆盖,骨质较薄,容易发生骨折并髋关节中心脱位,窝内为纤维脂肪组织填充,股骨头圆韧带亦位于其中,周围区为月状面及髋臼切迹,月状面被覆关节软骨,表面光滑,髋臼切迹为髋臼下部骨缘凹陷形成,由髋臼横韧带覆盖,两者间形成髋臼孔,有血管通过。
  图1-1-1 10岁男孩的髋臼
  图1-1-2 成年髋臼
  2.髋臼盂唇 髋臼盂唇是髋臼月状面和髋臼横韧带周缘附着的 U形纤维软骨环(图 1-1-3),使髋臼深度增加 21%、表面积增大 22%,覆盖股骨头 170°范围,辅助维持股骨头位置。髋臼盂唇具有减震、润滑关节和压力分配器的作用,通过分散载荷和保持密封来减少关节面接触应力,防止股骨头与髋臼关节软骨直接接触。如果没有髋臼盂唇,关节软骨的接触应力会增加 92%,导致髋关节不稳和早期关节退变。髋臼盂经,引起坐骨 -股骨撞击综合征。
  2.大腿肌 分为前群、内侧群及后群。
  (1)前群:由缝匠肌和股四头肌构成。缝匠肌扁平,位于大腿前内侧面浅层,是全身最长的肌肉,起自髂前上棘,经大腿前面斜向下内,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缝匠肌的主要作用是屈髋、屈膝,并使屈曲的膝关节内旋。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面,是全身最大的肌肉,由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及股中间肌 4个头构成。股直肌起始部分为两部分:起自髂前下棘的直头和起自髋臼外侧的间接头,两部分在髂前下棘下融合成联合腱;股中间肌起自股骨前侧;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隆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隆线内侧唇,4个头最终形成一条肌腱,环绕髌骨,向下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主要作用是屈髋和伸膝。
  (2)内侧群:位于股内侧上部,由 5块肌肉构成。浅层有耻骨肌、长收肌及股薄肌,深层有短收肌和大收肌。股内侧肌群主要使髋关节内收并外旋。
  (3)后群: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及半膜肌,与股四头肌相拮抗。其中,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和半膜肌形成腘绳肌( hamstring肌)复合体,起自坐骨结节。股二头肌长头腱和半腱肌肌腱起始部为联合肌腱,位于半膜肌肌腱的内后方。股二头肌短头起于股骨粗线。股二头肌长、短头合并,以长腱止于腓骨头。半腱肌和半膜肌分别止于胫骨上端内侧和胫骨内侧髁后面。腘绳肌的主要功能是伸髋和屈膝,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是防止胫骨过度前移的重要动力性稳定因素。腘绳肌损伤发生于骨 -肌腱 -肌肉联合处的最弱部位,儿童易发生坐骨结节撕脱骨折、青少年运动员易发生肌肉肌腱连接处损伤、老年人易发生肌腱本身的损伤等。
  图1-1-10 髋部及大腿肌群后面观
  图1-1-11 髋部及大腿前部肌群深面观
  (四)髋关节的血供(图 1 -1-12A/B)
  股骨头血供主要来自股深动脉分出的旋股内侧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闭孔动脉和骨滋养动脉。此外,髂内动脉发出的营养支及臀上动脉的深支亦供应髋臼的上部及关节囊上部,臀下动脉的关节支供应髋臼后下部及邻近的关节囊。髂内动脉分出的臀上动脉、臀下动脉及由股深动脉分出的旋股内侧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及股深动脉第一穿动脉在臀后部形成“十”字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