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4.20
折扣购买: 穆旦诗文集(共2册文学类)/中国文库
ISBN: 9787020063222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宁海人。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9年至1952年赴美留学。回国后在南开大学外文系任教。著有诗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等,译著有《普希金抒情诗集》、《拜伦抒情诗选》、《雪莱抒情诗选》、《济慈诗选》、《唐·璜》等。
事业与努力 事业,这里不是指着什么特别伟大的英雄的,或是惊天动地 的事情。我们从小处来界说,即使是一个人底小小希望,而他想 从这小目的中发展出自己底本能,并能得到成功的结果;这样, 我们也未始不可称它做“事业”的。差不多普通一些人都认为一 个人想做出一番事业来,他若不是生就有英雄的天才,是绝不可 能的,因此,多数人便都不敢抱负着这种所谓的“妄想”了,这是 大错!如果说一个人不想将来做一番事业,那便是说,他承认他 自己是个废物。什么叫“事业”?……许多人都没有弄清楚。若 真个将这两字看得清清楚楚,恐怕他们就不会觉得它是个高不 可攀的圣像了。——往往一个人以为让他去做一番事业,那是 空想,以致将他底眼光和希望都缩小了,而没有远大的追求,真 是害人不浅!——替社会上谋些小利益,或从事些局部的生产, 都是事情,我们须知道,无论是什么伟大的事业,都不过是这类 事情的扩充而已。应该是为各人心目中所希望的东西,而是不 过因为人人底本能不同,目的不一,因之所贡献的结果也就各异 了。 一种事业,不是坐享其成,易如反掌的,因为无论什么事情, 一切都有它底因果关系在,绝没有命运推动的理由。我们试思, 创制中国电风扇的杨济川先生,二十年中都是过着布店学徒,伙 友及帐房先生的生活,他若只凭命运而不求科学知识,之后又何 能成为中国著名的电气工程师?美国前大总统胡佛即使是依赖 他的命运由贫而致富,但他若不刻苦努力,恐怕到现在也还不过 是个矿业家,又何能荣任美国的大总统呢?……诸如此类的事 情很多。总之,命运是没有的,只有我们努力一分,我们底事业 便能获得一分! 欧战中法国名将福煦说过:“你先自认要失败,战争便要失 败了。”“A battle is Lost,When you admit defeat”这句话成为一 时的名言。我们也可将这话变一个意思来说:“想作大事的人, 才有机会做大事。”一个人若没有这种念头,便不会有这种准备, 一至于托懒怕事,自干退缩,那就糟了。所以由此看来,一个人 尽管有“野心”,有“妄想”,因为这表明他愿意将来负一个重大的 责任,这样愿望我们愿在每个人底心中生长,发展,使他可以往 远大处追求。不过需具备几个必要的条件,如此,才能使人感觉 到充实,不空虚,或是说:自信心的坚强的保障。 凡是干一件事业;尤其是做大事的人,便愈得有充分的知 识,这是任何人不可否认的事实。所以一个人的知识欲越使它 满足,他便越有能力!不过各人求知的机会不等,有者便须受地 方的限制,经济的限制,或时间环境等的限制,以致便不能再多 得知识了。这样人如今很多。不过试问他们其中一部分的人, 是否便真不能求得知识?——这也很难说的,大盖还是自馁的 多些,而不是真没有机会。因为我们知道;当今英国首相麦克唐 纳氏,在幼年受教育只到小学程度,十六岁时做小伙计,然他虽 失却学校教育的机会,却于工毕努力读书自修,一方面又人补习 学校,于是他底学问便渐渐地渊博起来,不但劳工问题,社会问 题,一至于科学哲学问题,他都有深切的研究,所以至今能成为 工党首领及英国首相。我们能说他底环境适合或是他有充分时 间去读书吗?不过他肯努力,肯利用闲暇或工余的时间去求知 罢了。这便是我们很好的榜样,可以使我们明白人的一生无论 如何困苦,总是可以有求知的机会的。又如法总统杜美厚是一 个雕刻学徒,也因着他底嗜好读书结果,而有渊博的学问,于是 才能以在政治上活动。孙中山先生尚能于百忙中,抽暇读书,他 底读书嗜好可谓很浓,真算少见了。所以他能创立民国,推翻满 清,这样伟大的事业,可知并非偶然! 上述是事业与个人的学问的相题并论,当然,据有丰富的知 识,才能做出丰富的事业来。然而这里还有一个条件是极重要 的,而与事业的成败有密切关系的,便是:“经验”!她也可以说 是“手腕”;或是“体味人生”的结果。一个人不能只会知道,而能 于“知道”之后还会“施行”;这种方法便是经验的指示了。所以 一件事业有人能办成功,而有人便会失败,固然也许有别种原 因,然而大部则可归根经验的不足。因为一种学理,会有许多种 的不同实施方法,便闹得天下“事”广而且多了,于是我们体味它 也便极感困难。然而学与识是不可分离的,为什么欧美各国的 要人们,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头子?这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二 三十岁人底学问并不见比老头的便差些,不过他们缺少“经验” 或“手腕”罢了。由此看来这种人生底体味是做一件大事业人底 不可少的条件。 所以事业的成功是有时间性的,较大的事业便须经过较长 的时间,在这时期中进行是极困难的,然而从这样困苦环境中体 验出来,那才是极正确的经验!如俄国托洛茨基的革命精神及 学理,完全是由困苦的监狱及西比利亚流放生活中体验出来,美 文学家路易士辛克莱,乘汽车遍游美国全境,视察各地风俗民 情,因而著成他的杰作大街。孙中山先生没有九次的革命失败, 那么,那次武昌起义便也绝不能成功;因为有那九次的经验。才 会助成这一次事业的成功。所以由此看来,表面的失败并非失 败,而是给与你很好的一个经验或教训,以助长你底事业的迈进 的。 上述的两个事体,知识和经验,可以说是在我们希望成功某 种事业前的两大努力的目标,二中是不可缺一的。我想在现在 中国这种情况下,一般人,犹其是青年,我们需要有野心,更需要 用我们底最大的努力来满足它!在这暴风雨的世界里,我们要 各人努力准备自己将来的事业,维持这老大的中国!更需要在 这“埋头干”的口号下,振作起来,用我们最大的努力来干,干! 至于这最大的努力是如何用法,我且引用美国钢铁大王卡 内基(一八三七——一九一九)的一段话做为解释,以作本篇的 结束。他说: “当初我十二岁的时候,纺织厂雇我为卷线小工,那时候我 便决心要成为世界第一名卷线小工,于是拚命的工作。这样工 作,为人所赏识,以为这样孩子永使其做卷线小工,未免可惜,因 而又雇我为信差了。那时候我也下了决心,想要成为世界第一 名信差,于是拚命的记住街道,每院每家和姓名。到最后就是极 小的胡同,我不知道的人家一份也没有。也许说这是无用的努 力吧,可是又为人所赏识,不久便升为电信技士。此后渐渐的, 用同样的做法,终有今日的成功。” 一九三三,三,十一日。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