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城市:京味话剧中的北京想象

演绎城市:京味话剧中的北京想象
作者: 何明敏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56.00
折扣购买: 演绎城市:京味话剧中的北京想象
ISBN: 9787100225236

作者简介

何明敏,南开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文学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电影与城市文化。发表有《“北京怀旧”与认同危机:对近年“京味话剧”的深层解读》《健美视域中的女明星形象——黎莉莉在 1930—1936 年》《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建构:论〈茶馆〉的经典化》《恋爱的权利、启蒙与实践——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院的恋爱现象》《早期上海电影院与城市公共生活的现代转型——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报刊舆论为中心》《世纪之交中国电影中的城市摩托青年形象》等多篇学术论文。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城市叙事研究(1949—201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早期中国电影与上海的市民生活(1896—1937)”。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相对京味小说的渐趋萧条,京味话剧以后起之秀的态势越来越多地引起关注,几度引来北京文艺界的瞩目,甚至于广大市民也争相观看。1988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正式公演由何冀平编剧的《天下第一楼》。导演夏淳回顾,“戏演出以后,不仅一炮打响,而且一夜走红”,“许多已不大出门的老头儿、老太太都被动员出来了”。该剧以“福聚德”烤鸭店的兴衰荣辱为故事线索,于迎来送往、推杯换盏之间展示出清末民初北京城的风俗画卷。何冀平形容老北京“五子行”不为人知的学问,“像一坛深埋在地下的陈年佳酿,就要随风化为泥土”,而为他们立传正体现出作家自觉的文化传承意识。 经由话剧舞台捕捉城市经验,通过城市现实反观京味话剧。 作为京味文化的分支,京味话剧既是当代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文化现象。本书以京味话剧为研究对象,通过戏剧文本及其舞台呈现,结合城市档案、报刊资料和产业报告等,重新梳理了北京的城市形象与文化变迁。本书利用了城市文化史、人文地理学与都市文化学等跨学科视野,结合了文本内的城市想象和文本外的城市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北京城市现代性经验的复杂性和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