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概括力:简单、清晰、准确把握本质的能力训练

超级概括力:简单、清晰、准确把握本质的能力训练
作者: (日) 斋藤孝著
出版社: 华夏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7.10
折扣购买: 超级概括力:简单、清晰、准确把握本质的能力训练
ISBN: 9787522204871

作者简介

07 把体会概括出来,烦恼就能解决 另一方面,下定义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这听起来和前文有些矛盾。当你说出“……就是……”的时候,可能会有人质疑:“是这样吗?” 那是因为,定义未必只有一个。当一个人抓住了某件事的本质,断言“……就是……”的时候,另一个人虽然表示“你说得很对”,但他心里总觉得哪儿有点不对头。当自己刚刚对某种状况下过定义后,可能又会感觉“咦,也许不是这样”。心理学把这种心理上的感觉称为“体会”。这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尤金·简德林提出的理论。 我们自己身体的感觉和心理变化会有一段相对照的时间,叫作“聚焦”,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产生一些不可名状、模糊微妙的感觉,那便是“体会”。 体会是一种隐隐约约、难以表达的感觉。如果能给体会安上把手,把它变成有形的东西——比如语言,心情就会变得轻松。 这是简德林著作中的一个例子:丈夫在公司升职了,妻子理应感到高兴,但她却有一种不太舒畅的感觉。当她弄明白这是出于嫉妒的心理之后,就可以用语言概括出来:“哦,原来我是在羡慕他啊!”说出来后,那种不舒畅的感觉就好多了。 人在心情不舒畅时会很难受,谁都一样,严重时还会变得神经衰弱。而如果能够把这些感觉用语言概括出来,比如“这是在嫉妒他啊”“这是好胜心作祟”“这是自卑”,心情就会轻松很多:“明白啦,原来是因为这个啊!” 当自己感觉不对头、心里不舒畅时,可以给这个体会起一个名字。名字有了,不舒畅感就会消失,心情就会好起来。给不舒畅的体会起名字也是一种概括。 夏目漱石年轻时曾在伦敦留学,当时他患上了神经衰弱。他在伦敦一间公寓里苦闷度日,离群索居,感觉自己像是被闷在一个袋子里似的。苦闷,这就是夏目漱石当时的体会。他希望能有一个锥子,从里面扎破那个闷住自己的袋子。 后来他找到了“自我中心”(selfish)这四个字。当时他自己的精神状态可以用苦闷彷徨来形容,能改变这种精神状态的就是“自我中心”这几个字。 所谓“自我中心”,就是不顾英国人的眼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研究文学,这是自己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是他今后的前进方向。 这四个字里面,是一颗坚定的心——无须自卑,以自我为出发点,“自我”地做下去就可以了。 这种不舒畅的感觉到底是什么?解决它的武器又是什么? 夏目漱石找到了能让自己调整心态的几个字,从神经衰弱中走了出来。 他在一场题为《我的个人主义》的演讲中说:“这几个字让我变得如此坚强。”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字,但夏目漱石以自己的体会为线索,用语言概括出了当时的状况,使其成为解决苦恼的动力。 不知为什么,心里总觉得不痛快。如果这种感觉已经成为你的脚镣,是你烦恼的来源,那你就要把这种不痛快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一种概括。如果没有概括,夏目漱石就只能永远闷在伦敦的一间公寓里,继续苦闷彷徨下去。 也许我们无法像夏目漱石那样明确地找到那几个字,但至少可以给自己的体会取一个名字。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解决苦恼的线索。

内容简介

07 把体会概括出来,烦恼就能解决 另一方面,下定义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这听起来和前文有些矛盾。当你说出“……就是……”的时候,可能会有人质疑:“是这样吗?” 那是因为,定义未必只有一个。当一个人抓住了某件事的本质,断言“……就是……”的时候,另一个人虽然表示“你说得很对”,但他心里总觉得哪儿有点不对头。当自己刚刚对某种状况下过定义后,可能又会感觉“咦,也许不是这样”。心理学把这种心理上的感觉称为“体会”。这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尤金·简德林提出的理论。 我们自己身体的感觉和心理变化会有一段相对照的时间,叫作“聚焦”,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产生一些不可名状、模糊微妙的感觉,那便是“体会”。 体会是一种隐隐约约、难以表达的感觉。如果能给体会安上把手,把它变成有形的东西——比如语言,心情就会变得轻松。 这是简德林著作中的一个例子:丈夫在公司升职了,妻子理应感到高兴,但她却有一种不太舒畅的感觉。当她弄明白这是出于嫉妒的心理之后,就可以用语言概括出来:“哦,原来我是在羡慕他啊!”说出来后,那种不舒畅的感觉就好多了。 人在心情不舒畅时会很难受,谁都一样,严重时还会变得神经衰弱。而如果能够把这些感觉用语言概括出来,比如“这是在嫉妒他啊”“这是好胜心作祟”“这是自卑”,心情就会轻松很多:“明白啦,原来是因为这个啊!” 当自己感觉不对头、心里不舒畅时,可以给这个体会起一个名字。名字有了,不舒畅感就会消失,心情就会好起来。给不舒畅的体会起名字也是一种概括。 夏目漱石年轻时曾在伦敦留学,当时他患上了神经衰弱。他在伦敦一间公寓里苦闷度日,离群索居,感觉自己像是被闷在一个袋子里似的。苦闷,这就是夏目漱石当时的体会。他希望能有一个锥子,从里面扎破那个闷住自己的袋子。 后来他找到了“自我中心”(selfish)这四个字。当时他自己的精神状态可以用苦闷彷徨来形容,能改变这种精神状态的就是“自我中心”这几个字。 所谓“自我中心”,就是不顾英国人的眼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研究文学,这是自己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是他今后的前进方向。 这四个字里面,是一颗坚定的心——无须自卑,以自我为出发点,“自我”地做下去就可以了。 这种不舒畅的感觉到底是什么?解决它的武器又是什么? 夏目漱石找到了能让自己调整心态的几个字,从神经衰弱中走了出来。 他在一场题为《我的个人主义》的演讲中说:“这几个字让我变得如此坚强。”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字,但夏目漱石以自己的体会为线索,用语言概括出了当时的状况,使其成为解决苦恼的动力。 不知为什么,心里总觉得不痛快。如果这种感觉已经成为你的脚镣,是你烦恼的来源,那你就要把这种不痛快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一种概括。如果没有概括,夏目漱石就只能永远闷在伦敦的一间公寓里,继续苦闷彷徨下去。 也许我们无法像夏目漱石那样明确地找到那几个字,但至少可以给自己的体会取一个名字。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解决苦恼的线索。 07 把体会概括出来,烦恼就能解决 另一方面,下定义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这听起来和前文有些矛盾。当你说出“……就是……”的时候,可能会有人质疑:“是这样吗?” 那是因为,定义未必只有一个。当一个人抓住了某件事的本质,断言“……就是……”的时候,另一个人虽然表示“你说得很对”,但他心里总觉得哪儿有点不对头。当自己刚刚对某种状况下过定义后,可能又会感觉“咦,也许不是这样”。心理学把这种心理上的感觉称为“体会”。这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尤金·简德林提出的理论。 我们自己身体的感觉和心理变化会有一段相对照的时间,叫作“聚焦”,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产生一些不可名状、模糊微妙的感觉,那便是“体会”。 体会是一种隐隐约约、难以表达的感觉。如果能给体会安上把手,把它变成有形的东西——比如语言,心情就会变得轻松。 这是简德林著作中的一个例子:丈夫在公司升职了,妻子理应感到高兴,但她却有一种不太舒畅的感觉。当她弄明白这是出于嫉妒的心理之后,就可以用语言概括出来:“哦,原来我是在羡慕他啊!”说出来后,那种不舒畅的感觉就好多了。 人在心情不舒畅时会很难受,谁都一样,严重时还会变得神经衰弱。而如果能够把这些感觉用语言概括出来,比如“这是在嫉妒他啊”“这是好胜心作祟”“这是自卑”,心情就会轻松很多:“明白啦,原来是因为这个啊!” 当自己感觉不对头、心里不舒畅时,可以给这个体会起一个名字。名字有了,不舒畅感就会消失,心情就会好起来。给不舒畅的体会起名字也是一种概括。 夏目漱石年轻时曾在伦敦留学,当时他患上了神经衰弱。他在伦敦一间公寓里苦闷度日,离群索居,感觉自己像是被闷在一个袋子里似的。苦闷,这就是夏目漱石当时的体会。他希望能有一个锥子,从里面扎破那个闷住自己的袋子。 后来他找到了“自我中心”(selfish)这四个字。当时他自己的精神状态可以用苦闷彷徨来形容,能改变这种精神状态的就是“自我中心”这几个字。 所谓“自我中心”,就是不顾英国人的眼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研究文学,这是自己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是他今后的前进方向。 这四个字里面,是一颗坚定的心——无须自卑,以自我为出发点,“自我”地做下去就可以了。 这种不舒畅的感觉到底是什么?解决它的武器又是什么? 夏目漱石找到了能让自己调整心态的几个字,从神经衰弱中走了出来。 他在一场题为《我的个人主义》的演讲中说:“这几个字让我变得如此坚强。”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字,但夏目漱石以自己的体会为线索,用语言概括出了当时的状况,使其成为解决苦恼的动力。 不知为什么,心里总觉得不痛快。如果这种感觉已经成为你的脚镣,是你烦恼的来源,那你就要把这种不痛快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一种概括。如果没有概括,夏目漱石就只能永远闷在伦敦的一间公寓里,继续苦闷彷徨下去。 也许我们无法像夏目漱石那样明确地找到那几个字,但至少可以给自己的体会取一个名字。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解决苦恼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