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文化艺术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6.50
折扣购买: 昨去今来
ISBN: 9787503951282
方杰,1932年生于山东省长清县,1945年5月参加八路军。戏剧评论家,编审。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辑,《大众电影》、《电影剧作》、《电影艺术》编辑部副主任,新华社记者、国内部文教组副祖长,《戏剧报》主编,《中国文化报》首任总编辑,文化部艺术局局长。著有《美感与交流》、《人生复调》等。
一个女演员的“两辈子” 我要写的这个人,是很可爱的一位艺术家j她的名字享誉海内外。此人 即当今优秀的京剧荀派演员孙毓敏。我对孙毓敏除了在舞台上有所了解外, 对她的过去知之甚少。年前,承蒙不忘,送我她写的两本书。一本是《我这 两辈子》,一本是《我的人生感悟》。我很快就读完了。从前我对她的印象 是快人快语,古道热肠,演艺不凡。看了她的书不禁鼻酸,才知她这一生多 灾多难,与死亡擦肩而过。 孙毓敏生在上海,少年聪敏,家境贫寒,十岁学艺,登台表演,被行家 看上,认为她是棵好苗子。后来考取了北京戏校,在严师的教导下,苦学成 才,在社会上有了些名气。正当青春年华,像一般少女一样,她恋爱了。对 方对她无比倾慕,是一个华侨,正经的青年学子,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粤语 和道地的普通话。此人尤酷爱京昆艺术,是很专业的票友,能上台演出,后 来被俞振飞先生收为徒弟。但那年头,谁敢与海外沾边,不是特嫌就是特务 。运动来了,孙毓敏该倒霉了。审查了又审查,最后从北京下放河南。中州 自古出“英雄”,“革命小将”和那些“小将”以上的英雄们,哪能放过一 个特务,批斗,打骂,人身污辱,倔强自尊的孙毓敏无法忍受这种非人生活 ,决然跳楼一死。然而命运偏偏又不让她死,导致严重的粉碎性骨折。躺在 病床上,仍然是无休止的追查批判。到了这时,人无人道,以斗争为乐事。 只有一个“叛徒”大爷同情她,在清扫房间时,悄悄安慰了她几句。患难见 真情,孙毓敏至今不忘这位老“叛徒”。老天有眼,居然让她站起来了。从 此苦练,天天一身汗,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十年浩劫”结束了,她为什 么被打倒,却无人负责。于是她开始了上访的艰难历程。她找到当时的文化 部,黄镇部长接见了她,详细了解情况后,批准她平反回京。她的生活又开 始了新的一页。黄镇何许人也?老革命,老八路,又是外交家,是我国首任 驻美联络处主任。这位黄部长成就了两位大艺术家。一位是现在大名鼎鼎的 电影导演张艺谋,他在考电影学院时,虽成绩不错,但年龄超限,录不录取 发生争论。最后由黄镇拍板决定破格录取。这位张大导演当时若被淘汰,回 到西安老家,能弄个他心仪已久的工会宣传干事当当就不错了。另一位就是 孙毓敏,后来大红大紫。连朱镕基总理都成了她的戏迷。她说黄部长是她的 恩人,这一辈子都不能忘。 我又看了她的另一本书,是讲专业的。她从表演不同角色的感受,说到 怎样掌握感情,怎样运用眼神,变换指法和控制声音,特别注意人物的美感 。荀派艺术把“美”字放在无可比拟的位置上。其实,京剧的套数大致相似 ,为什么各人的特点和魅力又不同呢?有的表演空洞,没味道,有的表演充 实,令观众入戏着迷,关键在于细节的独到创造。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 与人不同。而就在这举手投足和颦笑方寸之间,风情尽展。还有一点最重要 ,就是不但表现感情的真实,更要演出一种味儿来。这味儿,才是演员魅力 的所在。孙毓敏就是这样一位有悟性的艺术家。朱镕基同志说,她唱得“甚 有韵味”,此之谓也。这本书值得一读,尤其是青年演员。 孙毓敏干啥都认真,在戏校当校长把学生视同子女,手把手地教,心传 身授。她培养了大批演员,不少已成为名角。孙毓敏为人重情重义,尊师爱 徒。人与人真有不同,有的台上表演,台下也表演;有的台上表演,台下却 是一率直真诚的性情中人。孙毓敏就属于后者,人们对她多有嘉许。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