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力/哈佛商业评论情商系列

恢复力/哈佛商业评论情商系列
作者: (美)丹尼尔·戈尔曼//杰弗里·A.索南费尔德|责编:杨涵棋|译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恢复力/哈佛商业评论情商系列
ISBN: 9787521709162

作者简介

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研究员,曾四度获颁美国心理协会*高荣誉奖项,并荣获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其经典著作《情商》,畅销逾1000万册,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18个月。畅销著作除了《情商3》之外,还有《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重要》、《情商2:影响你一生的社交商》、《情商4:决定你人生高度的领导情商》、《情商5:影响人类未来的生态商》、《情商》(实践版)等书。

内容简介

职业生涯初期,我在一家面向全国发行的杂志社从事 记者工作。社里有位同事,我暂且称他***·施密特 (Claus Schmidt),他50来岁,与我心目中理想的新闻工 作者形象不谋而合。他有时愤世嫉俗,却对世界永远保持 着一颗旺盛的好奇心;经常说着硬邦邦的冷幽默,却因此 *添喜感。此外,无论新闻报道还是深度文章,他都信手 拈来,文笔犀利,却又不失优雅,令我只能望其项背。但 我一直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像他这样的人才,迟迟没有 被提拔为执行主编? 于是,我咨询了一些*了解***其人的同事。在他 们眼中,***不仅不是新闻工作者的典型代表,反而是 一个在职场中沉浮的幸存者。除了常年忍受不重视人才的 企业文化外,***还先后经历了三次领导层*迭,他在 职场中结识的大多数同事与好友也已相继离职。不仅如此 ,***还育有三个子女,其中一个不幸死于车祸,剩下 的两个又罹患不可治愈的顽疾。尽管“内忧外患”,克劳 斯仍旧不厌其烦地指导新人,还笔耕不辍地写着小说。或 许正是因为现实如此惨淡,他才选择一心扑在杂志社的工 作上。 ***的例子发人深省,为什么有些人即使身陷困境 ,也不会被困难击倒呢?***本可以选择一种截然不同 的生活方式,这些方式其实并不让我们感到陌生:有人被 裁员后从此一蹶不振,有人离婚后陷入抑郁,不得不停工 休养几年。面对像***这样的人,我们都不免想问他这 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你没有被生活打垮呢?换言之,一个 人究竟需要具备怎样的品格,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呢? 自从小学时**次听到“犹太人大屠杀”幸存者的故 事,这个问题便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大学期间,以及后 来在波士顿心理分析学会研究所做附属学者①期间,我都 曾先后研究过这个问题。然而,就在过去几个月间,随着 恐怖主义、战争和经济衰退问题的日益凸显,“心理恢复 力”的研究工作也变得**紧迫。为此,我不仅研究了个 人的心理恢复力,还从整体层面上探讨了为何某些组织拥 有超常的恢复力。通过研究,我希望重点回答的问题包括 :为什么有些人和组织在压力下依旧能泰然自若?他们究 竟是凭借什么在压力下收放自如? 经过研究,尽管我收获了许多关于“恢复力”的知识 ,却也必须承认,我们每个人在这方面都将学无止境。事 实上,心理恢复力可谓是人类身上*难解的谜题之一,其 玄妙之处**不亚于创造力和宗教感知。但通过阅读大量 心理学研究著作,并反思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诸多故事,我 不仅对像***这样的人有了*深的认识,也对人性有了 *深刻的洞察。 有关“恢复力”的讨论 如今,“恢复力”是商业领域*受瞩目的话题之一。 就在不久前,我曾与某知名咨询公司的一位**合伙人讨 论,如何才能吸引***的MBA(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生前来 就业。我们暂且将这位合伙人称为丹尼尔.萨瓦若(Daniel Savageau)。交谈期间,他列出了一长串咨询公司期望的理 想员工品质,如智商高、志向远大、性格正直、逻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