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图书馆界研究

抗战时期中国图书馆界研究
作者: 刘劲松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72.00
折扣价: 52.60
折扣购买: 抗战时期中国图书馆界研究
ISBN: 9787100162111

作者简介

刘劲松,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发表了《南京参议院议员人数与〈临时约法〉的效力》《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西方话语体系及其误区》《民国时期我国出版品国际交换评述》《抗日战争与缩微胶卷输入中国图书馆》等一系列学术论文,擅长运用法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观察和解释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

内容简介

硝烟中的“天堂”——图书馆在抗战中往何处去?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似乎是明末以来人们对文人于国家之作用的最为可笑而贬损的概括。然而,到了近代,最为“文气”的中国图书馆界却并非如此“报国”。抗战时期,中国图书馆界立足本位工作,展开珍贵文献转移、向国际社会广泛征集书籍等活动,以文化救国的模式,不仅尽力保存了中国的传统珍贵图书,而且协助西部高校、研究所等向欧美图书馆界征集外文书籍,以便后者继续展开教研工作,适应了战时文化建设的需要,激励国人奋起抗战的民族精神,同时向国际社会揭露了日本在我国的文化暴行,加强了我国与欧美大国之间的文化合作与交流,为战后民族复兴的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本书即讲述了中国图书馆界在硝烟中、在枪林弹雨下的这些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