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山西古籍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1.60
折扣购买: 李煜集/中国家庭基本藏书
ISBN: 9787805989433
渔父 题解 渔父,本名渔歌子。《词谱》云:“唐教坊曲名。按《唐书·张志和 传》曰:“志和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 宪宗图真求其人,不能致。尝撰渔歌,即此调也。”《诗话总龟》:“予 尝于富商高氏家,观贤画盘车水磨图,及故大丞相文懿张公第,有春江钓 叟图,上有南唐李煜金索书《渔父词》二首。”又《宣和画谱》卷八:“ 卫贤,长安人,江南李氏时为内供奉,长于楼观人物。尝作《春江图》, 李氏为题《渔父词》于其上。”由此可知,《渔父词》是李煜的题画词作 。写作年代当在早期,他还未即皇帝位。《南唐书·后主本纪》:“文献 太子恶其有奇表,后主避祸,惟覃思经籍。”文献太子为了保住自己的继 承权,曾用毒酒杀死自己的叔父,他更嫉妒弟弟李煜的才干,所以,李煜 为了远祸全身,很少出头露面,在表面上表现出一副轻松快活、与世无争 的样子,这两首《渔父词》反映的就是他这个时期的心态。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 人? 新解 浪花有意千重雪——《词谱》、《花草粹编》等为“阆苑有情千里雪 ”。《诗话总龟》、《历代诗馀》、《全唐诗》作“浪花”。阳春三月, 桃李花开,塞北尚不再下雪,何况江南呢?这句诗与苏东坡的“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意境相同,给人一个动态的壮丽画面:千重浪 花堆起,犹如卷起漫天飞雪,极有气势。“有意”二字注入了作者的主观 感受,将人的意愿巧妙地化为天公的意愿,实际上则在表达作者自己对大 自然壮丽景色的热爱。 桃李无言一队春——“桃李无言”四字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是写静态,与上句的动态形成对比。桃花 红李花白,色彩相间,争奇斗妍,组成一幅美妙的春天景象。“一队”极 言桃树李树的众多,与上句的“千重”构成对照。既有有意之美,又有无 言之美。 一壶酒,一竿身——“一竿身”或作“一竿纶”。前两句写自然景色 ,三、四句才出现了人物。你看他,一边饮酒,一边钓鱼,多么悠闲,多 么逍遥自在!这是通过具体物象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这与张志和的“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意境相同,表示身心极度轻松。 世上如侬(nong)有几人——或作“快活如依有几人”。这是自问,也 是反问,是代画中的钓叟说的,也是自我写照。这一问,表明他不愿卷入 帝位的争夺战中,不愿在是非窝里消耗青春。一壶酒、一竿纶足矣,没什 么希求,忘我人化,真是快活呀!像我这样的,能有几个人呢? 新评 此词并非一定是李煜词作之始,因写于早期,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故列于首。前两句对仗工整,写春水秀美,春光明媚,桃李花开,一派绚 烂的景色。在这里,作者给“浪花”和“桃李”注入了灵气,“有意”和 “无言”都是拟人化的写法。这样写,就有了亲切感,就有了情感,仿佛 浪花和桃李通人性一样。尤其是“一队春”,写桃李成排成行,恰似列队 而来,欢迎赏春的人。在前两句铺垫气氛后,在特定环境中,人物安然登 场,饮酒钓鱼。最后一句是反问,也是议论,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其实 作者的人生态度已渗透于春水、春花、春情之中,结句信口拈来,也就显 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了。 渔父 题解 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与上一首相同,还是表现作者的避祸之心和遁世思 想。据《十国春秋》卷十九《列传》:“弘茂,幼颖异,善歌诗,格调清 古。年十四,为侍卫诸军都虞候,封安乐公。初,文献太子刚果,人多惮 之,故时望归弘茂。保大九年七月薨,追封庆王。”又据《南唐书·后主 本纪》:“后主为人仁惠,有慧性,雅善属文,工书画,知音律。广额丰 颊,骈齿,一目重瞳子。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从嘉避祸,惟覃思经籍。 历封安定郡公、郑王。文献太子薨,徙吴王,以尚书令知政事,居东宫。 ”由这些记载可知,文献太子先是嫉恨弘茂,后是嫉恨李煜,李煜一直小 心翼翼,埋头诗书,避事远祸,直到文献太子去世后才有所放松。这些情 况都可作为理解《渔父》词的参考资料。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 由。 新解 一棹(zha0)春风一叶舟——在习习春风里,钓叟独自一人驾一叶扁舟 ,在茫茫的水波里安然稳坐,漫兴垂钓,何其自得,何其自乐。柳宗元也 有写渔翁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同样写的是独钓,但柳诗给人的却是一幅寂寞的、惆怅的寒江景色,与 这首词的心态形成强烈的反差,可以对比着来读这首词。 一纶茧缕一轻钩——纶,比较粗的丝线,常指钓丝。茧缕,即丝缕, 指丝制的钓鱼线。这是写钓鱼的工具,很简单,一条粗丝线,一个轻鱼钩 ,就足够了,一生一世也都满足了。 花满渚,酒盈瓯(ou)——渚,水中的小块陆地。瓯,古代的一种饮器 ,用于装酒。这两句说,钓叟感到有点疲倦了,就把小船停靠在开满鲜花 的小洲上,打开饮器中的美酒,自斟自饮,其乐无穷。这真有点桃花源中 人的味道。 万顷波中得自由——顷,一顷为一百亩。万顷,极言水波浩淼无涯。 这句一语双关,既言无边无际的自然界的波涛,又暗寓世上人事的险恶。 新评 前两句四个“一”字连用,在词意上充分表示自己要生活得简单再简 单,无所多求。在修辞上却毫无重复累赘之感,只有轻快活跃之趣。 这两首词明显受张志和《渔歌子》和柳宗元《江雪》的影响,有模仿 的痕迹,说明李煜此时尚未形成自我,同时也是他早期词的特点。 这两首词轻松快活,毫无感伤怨恨,与他后期词形成鲜明的对比,是 李后主词里很少有的快词。说明他年轻时思想单纯,性格开朗,向往自由 自在的世外生活。李煜曾在《即位上宋太祖表》中说:“臣本于诸子,实 愧非才。自出胶庠,心疏利禄。被父兄之荫育,乐日月以优游。思追巢许 之余尘,远慕夷齐之高义。”这些话并非违心之辞,而是他年轻时真实心 态的表白。这两首词与李煜前期其他的词和后期词都不大相同。他前期词 大多描写个人安逸生活,借思妇抒己情并反映与小周后等的艳情;后期词 又多写别离感伤和国破家亡后的悔恨之情。而这两首词言简意长,境界开 阔,紧扣画意又善于生发妙趣,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美景和普通人的自由生 活,具有活泼自然的情趣,而没有公子哥气或脂粉气。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