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5.70
折扣购买: 好的养育
ISBN: 9787540497378
小小包麻麻:本名孙静,是小小包和迷你包两个男孩的妈妈,2014年创办自媒体“小小包麻麻”公众号分享养育心得,以温柔亲和的风格传播“科学育儿,快乐带娃”的养育理念,因优质的育儿内容迅速赢得妈妈们的信赖。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绘本展形象大使、中泰文化贸易交流大使,入选2019年福布斯中国、母婴意见领袖榜单。 “小小包麻麻”公众号逐渐成为母婴界头部自媒体平台,深受千万妈妈de喜爱,屡次获得行业“年度母婴自媒体”“年度亲子新媒体”等荣誉。作者还以专业的母婴用品评测著称,被粉丝亲切地称赞为“中国最会买的妈妈”。
搞定磨蹭娃,尊重孩子的节奏 “起床,起床,快起来!去洗脸,去刷牙,记得梳头!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有没有在听啊……” 美国女演员安妮塔·兰弗洛将自己催促孩子的话写成了歌。 听完这首《妈妈之歌》,我忍俊不禁:原来全天下的妈妈唠叨起来都是一样一样的! 瞧!你越催,孩子越慢 这样的状况你有没有经历过? 马上就要出门了,孩子拿着鞋半天穿不上。好不容易穿上了,觉得不舒服又给脱了。 吃饭时拿着勺子吃一会儿玩一会儿,对着水杯吐泡泡,再发会儿呆。 9点开始催他上床睡觉,10点能躺下就不错了,还总是特精神。 干什么都磨磨蹭蹭,好像故意跟自己唱反调。 “快点!别磨蹭了!”你是否经常会对孩子说这样的话? 自己急得怒发冲冠,孩子依旧岿然不动。 妈妈de音量与日俱增,一堆大道理对着孩子blabla,孩子不仅不听,抗击打能力反而日渐增强。 你越催,他越慢。 这种时候,除了默念“亲生的”,貌似也没有其他办法。 为什么孩子越催越慢?从心理学上讲,过多催促孩子等于在否定孩子,暗示他“你自己做不好,必须经过我提醒”,这样的方式孩子是很难接受的,即便接受也心不甘情不愿。 看到孩子一脸抗议,大人会觉得自己的威信受到了质疑,因为接受不了这种挫败感,所以继续命令或者威胁孩子。 在看到大人情绪不稳后,孩子开始紧张,本来他只想着完成穿衣服或者刷牙这件事,而现在他的注意力开始分散,试图应对大人的情绪,甚至在紧张之下会更慢、更容易出错,而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根本就是故意的。 其实想让孩子别那么磨蹭,最有效的方法是家长先管住自己的嘴,实在管不住你可以试试把自己的催促录音,感受一下催个不停的自己有多烦。 所有的改变,从我们学会尊重孩子开始。 尊重孩子的节奏 静下心想想,孩子拖拉的后果真的有这么严重吗?还是主要是我们自己在害怕?“你再拖拉,我也要迟到了!”“一堆处理不完的工作,我没有时间陪你耗!” 我们害怕自己承担不好的结果,更害怕自己的节奏被打乱,所以很多时候,家长习惯于不断去催促孩子来适应我们的节奏,只是,我们却忘记了孩子也有自己的节奏。 我们觉得自己吃饭只需要十几分钟,所以也希望孩子在这个时间段吃完,当看到孩子慢悠悠地举起小勺子,捡起丢在饭桌上的米饭往嘴巴里塞,一粒、两粒、三粒……我们的心按捺不住了,“别捡了别捡了”,或者干脆拿勺子快速地往孩子嘴里塞,看着他大口大口地咽下,异常满足。可是,我们忘记了,孩子明明可以靠自己吃完饭的呀! 虽然他们会慢一点,但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节奏,是最适合他们、最让他们感到舒服的生活节奏。你的代劳会打破和谐的节奏。当他们以后有了“反正爸爸妈妈会帮我做的”想法后,你能怨谁呢? 孩子自有他的生活节奏,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游戏吧,因为这些都需要他们亲自去体验才能学习,是旁人催促不来的。 他会乱涂乱画,但在信笔涂鸦中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会笨手笨脚,但在劳动中掌握精细动作和独立完成的能力; 他会犯点错误,但经历过失败才不会在同个地方二次摔倒…… 恰恰是这些,让孩子get新技能,体会到成就感,所以,此时的慢换一世的轻松,又有何不可呢? 有些妈妈说,让我看着孩子动作缓慢还不催,我会内心焦急不安的。 如果非要说,在言语上,建议用表扬代替催促,因为鼓励奖赏总是更容易被人接受的。比如,叫孩子起床,你可以提前10分钟,让孩子在自己的节奏中慢慢醒来,然后给予微笑: “宝贝儿,你比昨天进步了。” “很好,今天居然不用妈妈提醒你第二次了。” 一句简单的话,传递的是认可和表扬,让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up up,因为渴望得到认可,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快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