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0.20
折扣购买: 归宿
ISBN: 9787513946919
【著】妮妮?霍克维斯 瑞典女作家,1958年生,散文家,小说家,同时从事翻译工作。这部作品是她的首部长篇小说,目前已被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引进。 【译】马伊可 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
这个地方比我预想的还要安逸一些。我独享一间带独立卫浴的单人房,甚至可以算是一套公寓了,毕竟它有两个房间:一个卧室和一个带简易厨房的客厅。房间里宽敞又亮堂—装修很素雅,陈设颇为现代化。的确如此,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在摄像头的监视之下,我还发现了几处藏置起来的麦克风。摄像头倒是堂而皇之地挂着,天花板的每个角落都有一个—很小,但清晰可见—除此之外,每一个死角和走廊上也都有,比如衣柜里、门背后、储物柜里,床底下和简易厨房的水槽下面也都无一漏过。只要是人能够钻进去或者藏身的地方,都有摄像头牢牢地盯着。当你在房间里走动的时候,它们就会用那只“眼睛”死死地盯着你。那些细微的嗡嗡声在宣告着:此时此刻,你的一举一动全然都在监控组的掌控之中。就连卫生间也不被放过,逼仄的空间里装了至少三个摄像头:天花板上两个,台盆底下还有一个。无孔不入的监视体系不仅侵入了私人房间,在公共区域更是有过之无不及。当然,这都在我的意料之中。一旦住进了这里,就不要试图妄想自杀或者自残了。如果还心存一丝幻想,那就最好趁早清醒,接受现实。 我曾经也一度想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我想过上吊,想过从疾驰的火车上纵身而下,也想过在高速公路上掉头逆行冲向车流,或者干脆全速冲出马路。可惜我并没有这样的勇气,最终只能任由自己如期在家门口被接走。 彼时我花园里的黄色冬乌头已经盛开了几个星期,而第一批雪花莲才刚刚绽放。那个星期六的早晨,我提前就把火生好了。当我站在门口路边等待的时候,烟囱里还摇曳着一缕缥缈的轻烟。那天空气清冷,感觉不到一丝的风。 一辆闪着酒红色金属光泽的越野车耀眼地载着日光而来。我望着它徐徐地从山坡上驶过,穿过村庄,最终停在了我的面前。除了挡风玻璃和前排车窗之外,所有的车窗都被涂黑了。车身上没有任何标识,谁也看不透它从哪里来,要驶向哪里去。一个身穿黑色棉夹克的女人从驾驶座下来,向我点头致意,并致以友好的微笑。 她提起我的行李箱放进了后备箱,并示意我坐到后排。我系上安全带,把背包环抱在胸前。司机挂上了 1 挡,松开了手刹,我们就这样出发了。车里只有我们两个人,相顾无言。 车子大约行驶了两个小时,黑漆漆的车窗阻断了我的视线,我看不清自己移动的路线,更无从得知究竟要被带去哪里。突然车子一阵俯冲,接着引擎和轮胎的声音变得低沉,还伴随了一阵空荡的回声。我想应该是进了一条隧道。接着窗外一阵黑暗,随后一阵亮光袭来,车子就熄火停下了。有人打开了后排的车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脸庞闯入了我的视线。女人笑着开口说道:“你好,多丽特!你到家了。” 我下了车,发现自己似乎身处一个地下停车场之中。那对男女穿着同款菩提花绿色衬衫,胸前的口袋上都挂着储备银行苍白的标志—我记得几个月前在家收到的资料袋里也有这个标志。他们介绍自己叫迪克和亨丽埃塔,亨丽埃塔还补充了一句:“我们是你的户区勤务员。” 她绕到车后面打开后备箱,提上我的行李箱向停车场一边的电梯走去。停车场里排列停着大约五十辆车,大部分都是普通的私家车、越野车和小包车,还有几辆是救护车。刚才跟他们握手的时候我把背包放在了地上,迪克把它捡了起来拿在手里。因为我的大部分私人家当都在这个包里,所以更愿意自己背着。但迪克执意要帮我拿着,我也不想闹得太尴尬,就耸耸肩随他去了。他指了指电梯,我便两手空空地跟在亨丽埃塔身后走去,迪克则走在我后面。 电梯只往上走了一层就停了,我们走出电梯,迪克说:“我们现在所在的是 K1 层,也就是地下一层。” 我们沿着一条宽敞的走廊继续往前走,走廊的天花板、地板、墙壁都是血红色。我们走到另外一排电梯前面,坐上电梯又往上走了几层,来到一个像普通楼梯间一样的地方。两边各有一扇门,看起来和普通的公寓门没什么两样。迪克手里的东西不多,便走上前,推开其中一扇标有“H3 区”的门,并帮我扶住。我走了进去,里面很宽敞,看起来就像普通的医院病房或者学生宿舍,其实应该算是一个休息室。一个女人坐在角落的沙发上阅读杂志,她一头红色的卷发已经有些发白。她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闻起来是薄荷茶的味道。女人见到我们,笑着抬起头。 “这位是马伊可,”亨丽埃塔为我们互相介绍道,“这位是多丽特。” 我试图用嘶哑的嗓子说出一句“你好”,但我发现自己口干舌燥得无法开口。 ?瑞典国家艺术委员会推荐作品,2009年《华尔街日报》年度zui佳小说。 ?这是一部叩问人性的小说,一部令人重新审视生命与尊严的作品。 ?读者从书中仿佛能看到石黑一雄《莫失莫忘》和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的身影。 ?书中故事不禁引起读者思考: ·理性与感性孰重孰轻? ·社会规训vs个体意志:生命的价值究竟体现在何处?是世俗的成功还是追求自己想过的一生? ·只要身体还有感觉,还能用温暖的、跳动地心脏去爱,去感受,就一定还存在希望。 ?这是一部当代女性的生活启示录。 ?圆脊精装以免磕磕碰碰,最大限度保护书籍;精美设计最大为读者书架添加一抹亮色。 ?被《使女的故事》作者所肯定的一部作品。 我很喜欢这部作品……我知道你会像我一样着迷的。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