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数学教学

爱上数学教学
作者: 顾志能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4.32
折扣购买: 爱上数学教学
ISBN: 9787570233090

作者简介

顾志能,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优课”评比小学数学专家组组长,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编委,浙江省基础教育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职于杭州市滨江区教育研究院。课堂教学曾获浙江省一等奖、华东六省一市一等奖、全国一等奖。发表文章两百余篇,出版《创新照亮课堂》《问题点燃课堂》等教学专著。

内容简介

让教学似盐般淳朴 我的老家是一座滨海小城,叫“海盐”。前几年,打出一个嵌字口号——“大气如海,淳朴似盐”。起初,我也不太在意这类文字游戏式的东西,但一次,一位到我老家讲学的专家看到口号后,问我:“我们的教学,能否也像盐一样淳朴呢?”我蓦地一惊! 是的,当前的数学教学,的确还存在一些形式化的做法—— 课必情境。因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一个生动有趣、富有内涵的情境,就成了数学教学的重要工作。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情境,教学似乎就无法展开。 教必课件。上课前找好课件,上课了投影一开,课堂就在课件的引领下展开了。若是公开课,课件的精美程度,更是成为课堂获胜的关键因素。 学必探究。呈现情境—学生探究—反馈交流—得出结论,已成为经典的教学流程,风头也早已盖过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 …… 这些,不禁让人思考:课堂,一定要这样的形式或过程吗?数学教学,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什么?于是,当“教学,能否也像盐一样淳朴”一问抛给我时,我幡然醒悟——多好的一个比喻呀!多好的一个方向呀! 盐是淳朴的,它相貌平淡,外表无奇,但是,它外表再朴素,却丝毫不影响它的功效——让食物变得可口。我们的课堂呢?课堂最重要的是效率和效果,教学该采用怎样的形式,该设计怎样的过程,关键就是要看它是否为提升效率、增强效果服务。形式即使很简单,过程即使很朴实,但只要效率高、效果好,那就值得提倡,值得采用。 不用情境,直接提出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既节省时间,又聚焦问题,何乐而不为?不用课件,抄上几块小黑板,正面、反面挂一挂,看似普通,但可擦、可改、可调换,岂不简便?不事事探究,教师当讲授则讲授,该示范就示范,学生理解透彻,掌握熟练,有何不好? 盐是淳朴的,它效用明显,用途广泛,但是,它再多的功效,都无法改变它的本质——给人以必需的养分。我们的数学教学呢?是否也存在本质的、核心的,不会因时代的变迁、名称的更迭而发生变化的追求?有!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提升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就是数学教学最本质的追求,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应当获得的养分,就是我们在谈“三维目标”“数学四基”时最不可遗忘的元素。 一次,我的徒弟兴奋地告诉我一件事:我们历经数月磨的一节获全国一等奖的课,最后定稿形成的设计,居然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教材上的编排一样。我看了教材的影印件,的确,朴素的材料,简洁的过程,数学内涵的清晰指向,数学双基的明确要求,我们的设计真的与之如出一辙。激动之余,亦在感怀——数学教学,当复归于朴呀! 盐,是淳朴的,它的淳朴可归于一个“实”字——外表平实,功能实在。我们的教学也应当似盐一般淳朴,朝着一个“实”字前进,那就是:求实。 教学如此,做事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数学特级教师顾志能二十教育随笔精选,读者能历时性地感受到课改进程中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深化。 2.分辑概览,主题聚焦,读者能针对性地找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考方式。 3.文风优美,文笔流畅,富有哲思,读者能在习得数学教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教育随笔写作的魅力,收获更丰富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