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繁华/开放的大唐系列丛书

盛世繁华/开放的大唐系列丛书
作者: 潘明娟
出版社: 西安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8.90
折扣购买: 盛世繁华/开放的大唐系列丛书
ISBN: 9787554119082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隋唐两代是我国佛道两教都比较兴盛的时期。隋 文帝时就推崇佛教,到唐初随着佛经的大量传人和武 则天的倡导,佛教*加繁荣起来,因而长安城中建有 100多座寺院。道教在这一时期也比较兴盛,李唐统 治者以老子为其祖先,故大力宣扬道教。据韦述《两 京新记》记载,长安郭城在隋大业初年有寺120座、 道观10座,唐天宝之前有僧寺**座、尼寺27座、道士 观10座、女观6座、波斯寺2座、胡祆寺4座。然而据 曹尔琴研究,隋代寺观保留至唐代的有76座,唐代新 建的有83座,唐代外郭城寺观共计159座,其中寺83 座、尼寺29座、道士观34座、女观6座、祆祠5座、波 斯寺2座。 佛道寺观大都**在各坊之中,宫禁内也有专设 的佛堂道观。东西两市专设有供善男信女放生的放生 池,池旁建有佛堂。城垣外面也有一些寺观。另外, 由于旅居在长安城的少数民族和外国人也很多,其他 **活动也十分盛行。西市有波斯邸店,布政、礼泉 、普宁、靖恭、崇化诸坊有波斯火袄祠,义宁坊有波 斯景教大秦寺,波斯摩尼教也有大云光明寺,但是大 云光明寺位于何坊,目前已难稽考。 大庄严寺和大总持寺是长安城内**的寺院。大 庄严寺在隋代叫作禅定寺,隋文帝仁寿二年(602) 文献皇后独孤氏去世,伤怀不已的隋文帝在603年为 妻立寺祈祷冥福。禅定寺规模宏大,占长安城西南隅 永阳坊的东半部,以后,又将永阳坊以北的和平坊东 半部划归寺内。隋文帝驾崩后,隋炀帝于大业三年( 607)为其父立“大禅定寺”。隋文帝的大禅定寺在 独孤皇后的禅定寺以西,也就是永阳、和平二坊的西 半部。两座寺院的规模、建制是**一样的。主持修 建长安城的宇文恺,在这两座寺内各修一座高约百米 的木塔,“驾塔七层,骇临云际。殿堂高竦,房宇重 深。周闾等宫阙,林圃如天苑。举国崇盛,莫有高者 ”。因为隋文帝曾自立法号,名“总持”,又为独孤 皇后起法号“庄严”,所以,到武德元年(618)唐 高祖改大禅定寺为“大总持寺”,禅定寺为“大庄严 寺”。 慈恩寺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东半部,占晋昌坊的 一半,原是隋代无漏寺址。贞观二十二年(**8), 太子李治为去世的文德皇后追荐阴福,为追念慈母恩 德而选中这“挟带林泉,务尽形胜”之地。玄奘是第 一任方丈(上座),他邀集各地名僧组成佛经译场, 译出的佛经超过了与他并称我国佛经翻译四大家的鸠 摩罗什、真谛、不空三家翻译佛经的总和。玄奘还应 唐太宗的嘱托,由弟子笔录,将17年旅行亲历的110 个城邑和传闻的28个地区与**的历史、山川、交通 、风土民情、物产气候、政治、文化、**信仰等整 理成《大唐西域记》12卷。这部关于中亚、南亚各国 古代自然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重要典籍,是 玄奘留给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之一。玄奘在慈恩寺讲 经授徒,开创了我国佛教宗派中*具哲理特色的法相 宗,又名慈恩宗。为供奉和贮藏自印度带回的大量梵 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玄奘亲自设计指导施工并参与担 运砖石,建起一座五层塔。据记载,塔高180尺,‘ 基座每边长140尺,面积约2000平方米,平面近似正 方形,高宽比例6:5,大约**依照印度形式,每层 中心皆供奉舍利,*上层以石为室,塔顶有相轮露盘 。由于砖表土心,仅存三四十年就逐渐颓坏。武则天 又重建此塔,全部砖造,共有十层,唐末遭兵火,余 七层。雁塔题名是唐代中叶形成的风俗,新科进士及 第,先要在曲江游宴,然后登临大雁塔题名塔壁留念 。白居易27岁为进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 七人中*少年”的诗句。到后来竟形成“塔院小屋四 壁,皆是卿相题名”的情景,可惜北宋神宗年间,大 雁塔发生火灾,塔内楼梯全部烧毁,题壁因此消失。 P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