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声(精)

七声(精)
作者: 葛亮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七声(精)
ISBN: 9787508675640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外公外婆金婚的时候,父亲请相熟的书法家题了 一幅字,“琴瑟龢同”。 对外公外婆的身世,父母从来缄口。后来,不知 道从哪里听来一鳞半爪。外婆的父亲大约是个豪绅, 据说是颇能干涉些地方事务的那种,抗战时,又给政 府捐过飞机的。 后来各种运动中,自然都落不下好。可是前几年 修地方志,又成了当地*早的革命**人士,彪炳史 册了,甚至还印了些挂历来纪念。所以胡先生说得没 有错。历史是随人打扮的小姑娘。所谓历史人物,* 落到了陪房*头的结局。 外婆是家里正出的小女儿,成人时正值家中的多 事之秋。结婚那天,父亲溘然长逝。 外婆至今仍有些耿耿于怀,好好一个大家的小姐 ,婚结得那样潦*。外婆说到这些,就会去抚摸那张 硬木的八仙桌。这桌子是她的嫁妆。本该是一堂红木 家具,硬是给一个坏心地的庶出兄弟给换掉了。不过 雕工和漆艺倒还很精细,所谓减料却未偷工。新婚燕 尔之际,外婆竟没察觉。几年以后,外公不留神说了 出来。事隔多时,外婆还是禁不住羞恼,埋怨外公不 早些说。外公就笑道:那时说,怕你心里会难*。细 细想想,外婆就有些感激,外公的确是宅心仁厚的。 外公是个外来的女婿。早些年和叔父南下做生意 ,成家之前,大半个中国,居然也都走遍。外公又是 极聪明,直到现在,还讲得出一口地道的上海话﹑宁 波话。学起马三立,天津话几可乱真。广东话也听得 出子丑寅卯,我在南方待了几年,亲戚们玩笑着怂恿 我说些粤语,外公听罢仍能指出不道地之处,让我汗 颜。 外公的母亲,姓孟,是外公的养母。母亲说太奶 奶是孟子的N代嫡亲孙女,存有家谱流传。我见过照 片,老太太极严厉的模样,据说在世时就很有家长的 气魄,说话做事斩钉截铁。外婆虽有些脾气,对这个 婆婆也是言听计从。太奶奶对孙辈却十二万分的和善 ,尤其对母亲这个长孙女,*是视若珍宝,毫无弄璋 弄瓦之别。母亲现在忆起,仍语带哽咽。说老奶奶卧 *数年,有天突然神思不清,气若游丝却久不肯瞑目 。直到母亲放学归来,她大叫一声孙女的乳名,用力 握住母亲的手,这才走了。老奶奶身体冷了下来,手 却握得越发紧。大人们想把祖孙俩的手分开,竟没有 办法。母亲说,让我陪陪奶奶吧。两只手握了**。 第二天清早,外公说,妈,桢儿要去上学了,太奶奶 的手竟就松开了。太奶奶说过,桢儿是要做女状元的 。就为了这一句话,母亲在*难的时候,上山下乡, 也没放弃过读书。恢复高考后,硬是凭着往*的底子 考上大学。这在老三届里是极稀有的。 外公外婆一共生了三女一儿,除了母亲稍稍抓住 了些繁华的尾巴,舅舅姨妈们却都是跟着家庭经*过 不少苦处的。熟识的都说,张老师这辈子值了,四个 儿女,有钱的有钱,有学问的有学问。外婆当面笑着 外公外婆金婚的时候,父亲请相熟的书法家题了 一幅字,“琴瑟龢同”。 对外公外婆的身世,父母从来缄口。后来,不知 道从哪里听来一鳞半爪。外婆的父亲大约是个豪绅, 据说是颇能干涉些地方事务的那种,抗战时,又给政 府捐过飞机的。 后来各种运动中,自然都落不下好。可是前几年 修地方志,又成了当地*早的革命**人士,彪炳史 册了,甚至还印了些挂历来纪念。所以胡先生说得没 有错。历史是随人打扮的小姑娘。所谓历史人物,* 落到了陪房*头的结局。 外婆是家里正出的小女儿,成人时正值家中的多 事之秋。结婚那天,父亲溘然长逝。 外婆至今仍有些耿耿于怀,好好一个大家的小姐 ,婚结得那样潦*。外婆说到这些,就会去抚摸那张 硬木的八仙桌。这桌子是她的嫁妆。本该是一堂红木 家具,硬是给一个坏心地的庶出兄弟给换掉了。不过 雕工和漆艺倒还很精细,所谓减料却未偷工。新婚燕 尔之际,外婆竟没察觉。几年以后,外公不留神说了 出来。事隔多时,外婆还是禁不住羞恼,埋怨外公不 早些说。外公就笑道:那时说,怕你心里会难*。细 细想想,外婆就有些感激,外公的确是宅心仁厚的。 外公是个外来的女婿。早些年和叔父南下做生意 ,成家之前,大半个中国,居然也都走遍。外公又是 极聪明,直到现在,还讲得出一口地道的上海话﹑宁 波话。学起马三立,天津话几可乱真。广东话也听得 出子丑寅卯,我在南方待了几年,亲戚们玩笑着怂恿 我说些粤语,外公听罢仍能指出不道地之处,让我汗 颜。 外公的母亲,姓孟,是外公的养母。母亲说太奶 奶是孟子的N代嫡亲孙女,存有家谱流传。我见过照 片,老太太极严厉的模样,据说在世时就很有家长的 气魄,说话做事斩钉截铁。外婆虽有些脾气,对这个 婆婆也是言听计从。太奶奶对孙辈却十二万分的和善 ,尤其对母亲这个长孙女,*是视若珍宝,毫无弄璋 弄瓦之别。母亲现在忆起,仍语带哽咽。说老奶奶卧 *数年,有天突然神思不清,气若游丝却久不肯瞑目 。直到母亲放学归来,她大叫一声孙女的乳名,用力 握住母亲的手,这才走了。老奶奶身体冷了下来,手 却握得越发紧。大人们想把祖孙俩的手分开,竟没有 办法。母亲说,让我陪陪奶奶吧。两只手握了**。 第二天清早,外公说,妈,桢儿要去上学了,太奶奶 的手竟就松开了。太奶奶说过,桢儿是要做女状元的 。就为了这一句话,母亲在*难的时候,上山下乡, 也没放弃过读书。恢复高考后,硬是凭着往*的底子 考上大学。这在老三届里是极稀有的。 外公外婆一共生了三女一儿,除了母亲稍稍抓住 了些繁华的尾巴,舅舅姨妈们却都是跟着家庭经*过 不少苦处的。熟识的都说,张老师这辈子值了,四个 儿女,有钱的有钱,有学问的有学问。外婆当面笑着 应付,背地却总有些忿忿,说要不是这运动那运动, 我们家里还要好呢。外公就说,太太,知足常乐,知 足常乐。 对于外公外婆年轻时的种种,我所知甚少。不过 对他们的性情,我却很熟悉。我们表兄弟四个都是在 外公家长大。堂屋里那张很大的春凳,也是外婆的陪 嫁之一,夏天睡过四个胖小子,赤条条一字排开,着 实让人眼热。孙辈皆为男丁,也是外人羡慕的指标。 外婆却又不以为然,说人家没见识,哪里就有孙女贴 心。(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