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原售价: 28.80
折扣价: 12.70
折扣购买: 穿过地平线--看看我们的地球(全本4下有声朗读版)/快乐读书吧
ISBN: 9787100180528
李四光(1889—1971),湖北黄冈人,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李四光还写下了《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等诸多著作,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看看我们的地球 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九大行星之一,它是一个离太 阳不太远也不太近的第三颗行星。它的周围有一圈大气, 这圈大气组成它的最外一层,就是气圈。在这层下面,就 是有些地方是由岩石构成的大陆,大致占地球总面积的3/ 10,也就是石圈的表面。其余的7/10都是海洋,称为水 圈。水圈的底下也都是石圈。不过,在大海底下的这一部 分石圈的岩石,它的性质和大陆上露出的岩石的性质一般 是不同的。大海底下的岩石重一些、黑一些;大陆上的岩 石轻一些,颜色一般也淡一些。 石圈不是由不同性质的岩石规规矩矩造成的圈子,而 是在地球出生和它存在的几十亿年的过程中,发生了多次 的翻动,原来埋在深处的岩石,翻到地面上来了。这样我 们才能直接看到曾经埋在地下深处的岩石,也才能使我们 想象到石圈深处的岩石是什么样子的。 随着科学不断地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是越来越 广泛和深入了,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的观测所能钻进石 圈的深度,顶多也还不过十几千米,而地球的直径却有 1.2万多千米呢!就是说,假定地球像一个大皮球那么 大,那么,我们的眼睛所能直接和间接看到的一层就只有 一张纸那么厚。再深些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有没 有什么办法去勘察呢?有。这就要靠由地震的各种震波给 我们传送来的消息。不过,通过地震波获得有关地下情况 的信息,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地下的物质的大概样子,不能 像我们在地表所看见的岩石一样那么清楚。 地球深处的物质,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关系较少,和我 们关系最密切的,还是石圈的最上一层。我们的老祖宗曾 经用石头来制造石斧、石刀、石钻、石箭等从事劳动的工 具。今天我们不再需要石器了,可是,我们现在种地或在 工厂里、矿山里劳动所需的工具和日常需要的东西,仍然 还要从石圈获取原料。随着人类的进步,向石圈索取这些 原料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了,并且向石圈探察和开采这 些原料的工具和技术,也越来越进步了。 最近几十年来,我们从石圈中相继发现了各种具有新 的用途的原料。比如能够分裂并大量发热的放射性矿物, 如铀、钍等类,我们已经能够加以利用,如用来开动机 器、促进庄稼生长、治疗难治的疾病等。将来,人们还要 利用原子能来推动各种机器和一切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 要它们驯服地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这样说来,石圈最上层能够给人类利用的各种好东西 是不是永远取之不尽呢?不是的。石圈上能够供给人类利 用的各种矿物原料,正在一天天地少下去,而且总有一天 要用完的。 那么怎么办呢?一个办法,是向石圈下部更深的地方 要原料,这就要靠现代地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和各 种新技术部门的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另一个办法,就是 继续找寻和利用新的物质和动力的来源。热就是便于利用 的动力根源。比如近代科学家们已经接触到的好些方面, 包括太阳能、地球内部的巨大热库和热核反应热量的利 用,甚至有可能在星际航行成功以后,在月亮和其他星球 上开发可能利用的物质和能源,等等。 关于太阳能和热核反应热量的利用,科学家们已经进 行了较多的工作,也获得了初步的成就。对其他天体的探 索研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并在最近几年取得 了一些重要的进展。有关利用地球内部热量的研究,虽然 也早为科学家们所注意,并且也已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到 现在为止,还没有步入大规模利用地热的阶段。 人们早已知道,越往地球深处,温度越加升高,大约 每往下降33米,温度就升高1℃(应该指出,地球表面的 热量主要是靠太阳送来的热)。就是说,地下的大量热 量,正闲得发闷,焦急地盼望着人类及早利用它,让它也 沾到一分为人类服务的光荣。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很明显,要靠现代数学、 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部门的 共同努力。而在这一系列的努力中,一项重要而首先要解 决的问题,就是要了解清楚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存 在的状况。 P2-4 \\\\\\\"一套完全同步课堂的“教材化”小学必读名著 1.智慧熊出品,青少年阅读产品权威性的品质保证。 2.商务印书馆出版,百年商务、权位编者审读,为知识保驾护航。 3.专家精心选编,科学、系统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4.课程化阅读体例,全国著名语文教研员设计、编写,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爱上阅读。 5.知名配音员朗诵,边听边读,读好书与学演讲双收获。 6.四色印刷,精美插图,给孩子多元化的美学启蒙。 7.好看、好读、好玩、好学、好懂、好听、好收藏。 你知道地球多大年龄了吗?煤和石油是怎样形成的?大冰期是怎么回事?跟随地质学家李四光去寻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