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星社的少年们(4光明之歌)

六星社的少年们(4光明之歌)
作者: 几何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六星社的少年们(4光明之歌)
ISBN: 9787218093697

作者简介

几何,青少年奇幻小说人气作家,国内最具人文气质的儿童奇幻小说作家。 几何 —— 六星社传说的记录者。他在智者的启示下,削尖了铅笔,平铺了纸张,把六星社少年们的故事如实地写出来。他凭着秃子、月亮、玉米、野鸭、毛线、火苗、嘀嘀咕咕的香料和铜镜保证:永远不会胡编乱造。 当作者把“六星社”《前往宝石秘境》《寻星记》两个故事写完后,他的笔开始有点不听使唤了,必须抓得很牢才不会飞走。一气之下,他换了一支新的笔。现在,他又可以舒舒服服地把“六星社”的故事继续写下去了。

内容简介

欧文所言不假,“诗人祠”确实是整个威斯敏斯 特大教堂知名度最高 的地方,游客终日络绎不绝。莎士比亚像蒙受首屈一 指的青睐,其他各位 作家也获得大量前来朝圣的读者的注目。然而,在莎 士比亚像斜对面的墙 根,也就是“诗人祠”里最偏僻、最阴暗的角落,一 块巴掌大小的黑色大 理石牌却遭到全然忽视,仿佛根本不存在似的,日复 一日独自品味着冷清 寂寞。游客们围成半圆观摩莎士比亚像的时候,奉献 给这枚石牌的就只能 是呆板而又大不敬的后背了。 也难怪,人人身上都有趋炎附势的习气,有谁肯 掏腰包买门票只为了 瞻仰一个无名氏呢?您瞧,不同于其它墓碑,那方小 石牌上正中镌刻的不 是姓名,只是一个英文单字:无名氏。没人知道长眠 于此的是何方神圣, 连大教堂里的教士、教长也不知情。曾经有一份古老 档案详细记录了每个 作家下葬在教堂墓地或者凿碑留念的日期,可是档案 在十七世纪的一场教 堂图书馆火灾中遭到焚毁。现存档案对“诗人祠”中 无名氏的记载是空缺的。 英国人那种勇于探究一切真相的良好品行在这儿头一 次悄然止步。人们唯 一能够确信的是,那块墓碑被嵌入墙角的第一天,上 面就已经刻上了“无 名氏”的字眼。当然啦,这是个傻子也能得出的结论 。 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显而易见地存在于世界各地 ,即使在高贵庄严的 “诗人祠”也不例外。万众景仰、神采奕奕的人像同 晦暗凄凉、无人问津 的石牌共处一室,相隔不过区区十几步之遥,这种情 景,实在叫人唏嘘感 慨。数百年间,拜访“诗人祠”的文学信徒多如恒河 沙数,谁曾想到,在 莎翁雕像与无名石牌这种静默无言、高下分明的对峙 中,竞隐藏着人类历 史上最为扑朔迷离的一桩秘密?谁曾想到,受人顶礼 膜拜的原是粗鄙无知 的引车卖浆之徒,而遭人忽视的竟是自甘出卖灵魂的 落魄恶棍?假如您对 此言有所怀疑,且去瞧个仔细吧,在那面卑微石牌上 “无名氏”字样的下 方,还有两行被岁月侵蚀得模糊混沌的小字,那两行 字写得如此咬牙切齿、 怨气冲天,不能不令读者顿感毛骨悚然: 这里躺着的是可怜人的尸体一具, 莫问我的姓名:瘟疫毁灭你们这些坏东西! 唉,在这般阴森恐怖、如同诅咒一般的墓志铭背 后,怎能不发生一段 惊心动魄的千古传奇? 一五九一年二月的一天深夜,正是伦敦城一年之 中最凄风冷雨的时节, 在那条狭窄破烂的海军衙门弄堂尽头一所摇摇欲坠的 房子里,十来个汉子 你挤我我挤你地围着一张圆桌,瞪圆一双双充血涨红 的眼珠子,紧张地盯 着肮脏不堪的暗绿色桌布,桌布上摊开一本书,三枚 骰子在书的旁边滴溜 溜旋转。这帮家伙都是些城里最了不起的人物:劫道 的、杀了人的、骗子、 躲债的、开小差的兵士、偷儿,总之,是一群浪荡子 、冒险家、亡命徒。 外面下着滂沱大雨,雷电不时在半空炸裂,震得 房子像湿透的叫花子 一样瑟瑟发抖。阴惨惨的黄雾包裹了整条巷子,又透 过残窗破瓦的孔隙钻 进房间,沁人赌徒的骨头,闷塞了他们的鼻子和胸膛 。积郁不散的饭馆油 腥气和洗衣服的胰子味偶尔飘来,令人反胃欲呕。 很明显,这不是个适合走街串巷的天气。可是, 就在赌桌上的骰子将 停未停之际,赌徒们听见房门被猛烈地敲响了。他们 不禁面面相觑。 “呸,哪来的倒霉鬼?在你的脑袋被砸开之前, 快些滚吧!这儿不待 见凡夫俗子和卖艺的狗!” “但愿你的无本买卖给一把火烧个精光,巴虏, 你这头爱吠的驴,把 门打开,赢走我这两镑好买肉饼塞在你的臭嘴里吧! ”门外人高声回应。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