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图谱

渔具图谱
作者: 盛文强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渔具图谱
ISBN: 9787569928860

作者简介

盛文强 1984年生于青岛,作家,海洋文化研究者。近年来奔走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致力于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研究,兼及海洋题材的跨文体写作实践,著有《渔具图谱》(2019)、《渔具列传》(2015)、《海怪简史》(2016)、《岛屿之书》(2017)和《海盗奇谭》(2017)。

内容简介

四 < 渔船 南宋 马远 ◎ 《秋江渔隐图》 南宋画家马远所作《秋江渔隐图》,绘一渔夫在渔船的船头抱着桨酣睡,在他身后是竹编的拱形船篷,在船篷之上,还插着一根鱼竿。渔舟停泊在芦苇丛中,时有微风吹浪,波纹细密,在秋日的暖阳下,身着白布衣的渔夫进入了梦乡。所谓的渔隐,是国画中的常见题材,舟行水中,随波荡漾,自由东西,符合隐士的内心期许,渔舟便成为遁世的工具。 十二 < 筏 明 万历刊本 ◎《三才图会》 筏是船的雏形,先民在独木舟的基础上,寻求更大的浮力,便将木段连缀捆扎起来,形成木筏。《三才图会》载: “《拾遗记》曰:轩皇变乘桴以造舟楫,则是未为舟前第乘桴以济矣。筏即桴也,盖其事出自黄帝之前,今竹木之排谓之筏是也。”这里认为筏出现在黄帝之前,黄帝改筏为船。筏又名桴,《论语》:“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说的即是筏。筏是一种古老的水上工具,时至今日,仍可在江河中看到渔夫驾着筏子的身影。 二十四 < 海隅苍生图 清 光绪刊本 ◎《钦定书经图说》 《书经图说》载:“虽至海隅,凡苍苍然草木所生,无不临照。 ”说的是古代圣王的德教遍及普天之下,远到海滨,也感慕其风。古时的海隅是蛮荒之地,因而有此一说。《海隅苍生图》摹写海滨状貌,渔人驾着小船出没在波浪之中,甩网捕鱼。在岸上有村落,老妇拄杖、携稚子倚门而望。风帆时代的海上捕鱼活动风险极高,多有死于风暴者,海滨人家的生活充满艰辛。 二十九 < 渔舟异制 清 光绪版 ◎《点石斋画报》 此图见于《点石斋画报》,描绘的是宁波沿海的一种可在滩涂中行走的小船,名为泥瞒:“宁波蛟门为濒海之区,西门外一带曰后海头,渔者咸集于斯,各有泥瞒一只,其状似船而长仅四尺,两头皆锐。”泥瞒用木材加工制作,其形体像小木船,长四尺左右,船体的中部在船舷内设置“架木”,作为人在滑行时扶手操作的部件。使用方法是:渔人一腿半屈,跪在船尾,另一腿则伸向身后的泥滩中,向泥中蹬去,船便可向前滑动,每蹬一下,能出数丈之远,可以在落潮时行于滩涂,摘取网中的鱼虾,并拾得贝类,掷于舱中。这种渔船的称谓五花八门,东海一带称之为“木海马”,或者“泥马”,胶东一带则称为“推子”,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出版的《中国海洋渔具图集》中称之为“泥涂舟”,是今日沿用较广的名称。 十二 < 塘网 明 万历刊本 ◎《三才图会》 塘网之名,应是小型水塘中的拖捕网具,用在海中则为船拖网,格局也要比塘中大得多。《塘网图》中出现了四人协同捕捞的场面,这四人分列于两岸,水道不宽,众人手中持缆绳,朝同一个方向拖拽,然而网大塘小,这种网具甚至刮尽塘底,往往能将塘中鱼虾一网打尽。孟子所说“数罟不入洿池”,就是针对此类网具所发的感慨,若塘网过密,拖捕区域过大,则会造成难以恢复的渔业资源破坏。 二十 < 大罾 清 刊本 ◎《芥子园画谱》 罾常见于水乡,因其操作省力,而又易制,故流布极广,此图中的罾凌空架设在河畔,晚清沈同芳《中国渔业历史》中对这种罾有过一段详解:“罾用长竹四根,接合成十字,竹杪四出如长爪,罾网每寸三眼,以麻为之,槴皮猪血染色,见方三丈,四隅系于爪端,悬如仰盂,岸边置设木架,上铺木板,架前有横轴一根,四长五尺,另用长木作锐人字架,前后各一,下端合装于轴,上端相去成九十度,直角连之,以绳前端系罾,后端系大石一块,并绳两条”。起罾时候,通过杠杆作用,将罾拉起,从而获鱼。 三十 < 墨鱼拖网 民国二十三年 ◎《墨鱼渔业试验报告》 此图见于民国期间的《墨鱼渔业试验报告》,专为考察舟山群岛三十、墨鱼拖网的墨鱼捕捞业。这种拖网是捕捞墨鱼所用,“墨鱼拖网属缲网类,民国二十三年《墨鱼渔业试验报告》全部装置颇能适合渔场状况,全体麻线编成,由背网腹网二部 拼合,先染以檞树皮汁液,再染猪血。”这种拖网的网口有竹竿,撑开网口,下缘有二十四个可以滑动的木轮,可在海底的砂石质地上滑动。使用时驾小船将拖网抛入水中,司桨者奋力挥桨,借助船行的拉力,使拖网在海的底层移动,从而获鱼。 八< 钓竿 明 陈洪绶 ◎《水浒叶子》 手持钓竿的也不光是贤者与隐士,也有大盗。明代画家陈洪绶所作《水浒叶子》中的混江龙李俊也是手持钓竿,斜搭在左肩上,竿头指天,右手腾出来手搭凉棚朝前方观望。水浒叶子原本是一种酒牌,运用《水浒传》文本中原有的排座次概念及人物的特性,将水浒人物的性格特征与酒令文字作巧妙的搭配,形成各种戏谑嘲讽、影射现实、幽默风趣的文字游戏。 二< 罩 南宋 马和之 ◎《诗经图》 《诗经·小雅·南有嘉鱼》曰:“南有嘉鱼,烝然罩罩”,说的就是用罩捕鱼的场景。在南宋画家马和之的 《诗经图》中,渔夫把船停泊在浅水中,随后携带鱼罩下水捕鱼。水刚刚过膝,渔夫双手抓着罩的顶端,作势要往水中扣去。他手中的罩是竹编的,只有纵向的经线,而无横向的纬线,上下两端则由两个竹圈组成。远处的大片空白皆是河水,四下里安静,只有这一个渔夫在用罩捕鱼。 1)市场上仅见的一本以诠释中华传统渔具文化为主的图文书。 2)网罗8大类120种渔具,辅以120幅精彩图绘,呈现2000年中华渔具史。 3)展示与农耕文明截然不同的水乡文化与渔业文明。 4)展示渔具质朴之美与先民生存智慧,是人类学及民俗学研究可参考的图像志。 5)海洋文化研究与书写者盛文强积十数年之功,辛勤搜罗与查阅、整理,厚积薄发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