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教练式培训技术
ISBN: 9787559649881
\\\\\\\"黄巧颖(Esther Huang) 培训效能亚太地区研究中心(TESC)负责人,混沌大学创新领教,《理念世界》课程研究员。 在戴尔、百度等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培训管理经验,具有16年专业培训教学及教练教学经验,为多家优秀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获得企业的高度认可。致力于将教练式培训技术大量实践应用商业培训、学校教育、企业学习中,支持教学者快多元化学习成长、创造更丰富的教学成果。 \\\\\\\"
\\\\\\\"一、看不见的教学前提假设 每个学科都有前提假设,不同的教练流派,前提假设也不一样。前提假设是指假设对人、事、物的一些认知、想法、准则是正确有效的,并能指引人们的思考和行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行为的红绿灯、指引器,被称为“信念价值观”。当作为教学工作者时,我们的信念会被自然而然地带到课堂上,深深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和行为,这些就是我们的教学前提假设。有时我们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信念和原则,有时我们对自身的一些信念并没有清晰的认知,但这些信念一直在指引我们的行动和思维模式。它们的存在有时拓展了教学的价值和成果,有时也是一种无形的禁锢,让我们深陷其中而不自知。对于后一种情况,教学者可以通过训练技巧、提升能力等途径加以改善。 教学者持有不同的教学前提假设 (1)新老师的焦虑 近期,张老师常常被邀请给中小企业家解读政府的相关法规政策,往往都是在政府大型峰会或活动上给一大群人讲解。他虽然熟悉这个领域,也有企业经营经验,但是以“老师”“专家”的身份去讲解时,既有压力又很焦虑,一方面担心自己讲不好,害怕企业家现场提问,一方面又很渴望赢得企业家的喜欢和认可。 他在授课前会做充分的准备,再次熟悉资料和信息,并且请教政府领导和专家相关问题。因为充分重视,他的教学内容信息量巨大,总想面面俱到。后来他的课程常常出现的现象就是:他在台上一直讲,因为信息量巨大,全程两小时的分享非常紧凑,没有提问,没有互动,主要是大量信息和观点的输出,氛围沉闷;作为学员的企业家却认为很多内容和自己相关性不强,就离场私下交流,等会议结束之际再回到座位上,客套而礼貌地鼓掌。张老师自己也意识到效果不佳,有些遗憾和懊恼。等到下一场分享,他更加紧张和焦虑,准备了更多的材料和信息,如此一来,进入了奇怪的循环,认真而充分的准备却没有带来好的学习效果。听到他人建议将课程讲授做一些减法,并且多一些互动时,张老师又不太能接受,他深深相信:越多的信息越能带来安全感,并展示自己的专业形象。 不少老师在讲授课程时也会遇到和张老师类似的经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提高自己的讲课技巧,增加教学活动设计。这方面的改善确实能带来不同,但真正转化教学效果的不是表面的讲课技巧,而是教学者自身的状态和教学的前提假设。 很多新老师的潜在教学前提假设是:要讲好,不能出错,内容越多越安全。这样的前提假设常常给教学者带来的影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通过增加课程的信息量给自己带来安全感;为了降低风险,使用看似安全稳妥的方法讲课—讲自己熟悉、了解的内容;多讲安全的、确定的内容;认为互动、答疑这些活动不可控制,还可能会暴露自己的不足,因此不太愿意尝试。 当这些想法和观念成为教学的前提假设时,教学者即使掌握了一些互动技巧,也不会真正激活学习者的兴趣和能量,很难创造出高质量的课程。 如何消除新老师的焦虑? 所有限制教学效果又根深蒂固的想法一旦被教学者自身觉察,那么这个限制就会慢慢减少,新的想法就会被听到、注意到,接着被采纳。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第一步是有所观察和反思。因此,要找到教学中的限制性信念,它们通常不是普通的想法和念头,而是教学者深信不疑的信念。 新老师常见的限制性信念有: ① 不能出错,要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喜欢。 这种想法特别容易让人紧张,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不出错”上,结果往往更容易出错。事实上,学员喜欢某门课程,或教学有特别好的成果,不是因为老师不出错,而是学习过程中有某个内容让学员特别喜欢,备受启发;或学员特别喜欢老师的风格,感觉学习既轻松好玩,又有很多新知识;也可能是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和大家交流碰撞,有很好的体验。学员的视角往往不会纠结在老师的小错误上。优秀的教学者也会出错,但这些错误并不会影响课程的效果。真正纠结“出错”的人,是教学者自己。 ② 多准备内容,多讲就有好效果。 讲得多等于学得好,干货一堆表示成长—老师们常常对此深信不疑。这会让老师在准备课程时,把精力放在内容的超量准备上;在课堂上,把注意力放在教的内容而不是学员身上。教学者关注的不是学员是否学得会、用得上,而是“我说清楚了吗,我说完了吗”,这会使学习变成单向输出,缺失了有质量的交流和互动。 人从认识新知到转化为行动都有一个过程,学习的内容多并不代表好。适合的、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学习才是符合成年人的学习模式。教学者如果针对不同的学员对内容进行筛选和重点提炼,组织少而精的分享学习,并围绕学员当下真正的问题和兴趣展开,反而会有更好的效果。 ③ 学员不要提问,提问表示否定和挑战。 很多教学者最大的压力来自课堂上发生的挑战,其内心认定:只要有人提问,就是挑战我、不同意我、否定我(尤其在成年人学习的课堂上、企业学习的课堂上)。这样的信念会让教学者紧张,对抗提出问题的人,并且在教学中无意识地释放各种信号:不要提问。 有参与性的学习,通常会使学员很容易带着对问题的思考进入学习状态,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这类学员的提问是非常有价值的,有时大家对问题的讨论反而是带来好的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同时,确实也有人不认可老师讲授的内容和思路,会有不同的观点,而进入对抗、挑战状态,说话时火药味很浓。教学时如果对这样的学员处理不当,就会出现一些风险和尴尬。即使是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学者也不要否定自己。对学员保持尊重,对不同的想法保持客观,有时挑战恰好是我们最好的成长机会。 无论是哪种情形,只要教学者感受到压力和紧张,并且发现很难展示出自己真正的教学状态,就可以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行为、模式和结果,停止旧有模式,换个新方法试试,再保留有效的方法,那么限制性的教学前提假设就会被打破。 (2)成熟老师的坚持 曾经担任外企高管的D 老师转型成为职业讲师。D 老师非常专业,喜欢在自己专注的领域里研究学习技术,对自己认可的学习技术予以尊重和推崇,并不断地学习进步;在教学中注重案例研究,有专业的模型结构。因此,他非常受各大企业的认可,通过多年努力,成为相关领域内有名的专家讲师。 这段时间让D 老师苦恼的是:有了经验后无法突破创新。课堂讲授好像是不停地重复,缺乏新鲜感和乐趣,如果再全新研究一个新领域、新课题,又要花费大量时间。不少同行建议他和不同领域的朋友交流,学习不同的技术流派,做整合和跨领域研究。但他都没有接受,因为他和朋友们交流自己专业领域的技术和思想时,总觉得他人不专业、不务实,很容易把不同意见归纳为他们错了、不专业、不了解自己。 成熟老师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常常会陷入的潜在教学前提假设是:我是对的,我很专业! ① 我是对的。 有趣的是,当“我是对的”这个信念发生作用时,就意味着有人是错的。在课堂上、工作中、生活中,如果“我是对的”,那么“谁”是错的呢?往往和我们观念不同,甚至反对我们的人,就会被我们偷偷地标上“他是错的”。于是,我们合情合理地进入“讲道理模式”,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自己的观点并指出对方的问题和不足,以捍卫“我是对的”的想法。而人生的长河、知识的海洋、商业环境都在不断变化,哪有绝对的“对”或“错”。同时,有经验的老师认为“我是对的”,就意味着他开始对未知的领域说“不”,并且和家人、伙伴、同事,以及课堂上的学员形成了对立的沟通关系,常常还不自知。“我是对的”,这个信念隐藏得相当深。有经验又自信的教学者常常中招而不自知。 ② 我很专业。 教学者尝试新事物的关键阻碍往往是自己最擅长的专业能力。因为人的思维会认同熟悉的事物,找寻相似性,所以我们常常用熟悉的方法完成工作,这样的生活是轻松、自信的。如果希望追求真正的创新,拓展视野,丰富人生,就需要有意识地摆脱“擅长的能力”带来的限制,主动探究陌生的事物,用不同的方式去完成任务。在刚开始时或许会遭遇挫败,但从陌生到熟悉,就意味着成长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工作上会有新的体悟和进步。 打破限制性教学前提假设,重塑信念 教学者要想增强教学效果,一方面要完善专业知识,修炼授课技能;另一方面要打破限制性教学前提假设,重塑信念,由内而外地成长。 每位教学者都有自己的限制性信念,这些信念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在不同阶段是否限制了教学者的灵活性和弹性,限制了创新和发展的区别。教学者应时刻观察自身状态,一旦发现当前的信念产生了限制性,就需要对其进行打破和重塑。我们相信变化会发生,就会自然而然引导行为模式发生变化。 什么是教学者想要变化的根本原因呢? 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想要实现更大的目标或解决某些问题。 ② 不舒适的状况深深影响了教学者的状态,教学者处在负面情绪下,希望有所改善和变化。 ③ 教学者自我意识进化,有了清晰的教学身份定位和愿景、价值观。 其实,无论从事怎样的工作,以哪一个职业身份服务他人,只要清楚了自己的愿景、价值观和主要信念,都能大大促进外在能力进步。 每当开始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时,你就会更清楚自己在教学中的核心价值观: ① 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是什么在驱动你不断学习和创新? ③ 什么是你工作中最大的快乐和激情所在? 有人说,教学的本质是用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也有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支持他人实现理想。我个人希望用专业服务大众,传播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如果我们明确了自己教学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课堂就不仅仅是在传递知识、技能和信息了,还会鼓励学习者不断探索盲区和未知领域,追求有意义的工作和生活。 \\\\\\\" \\\\\\\"1.作者权威:作者在教练技术应用TTT领域具有一定号召力和影响力,已培养众多商业讲师。 2.内容广受欢迎:书稿来源于迭代众多场课程的内容,已得到300多期众多学员认可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