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乡年鉴(插图典藏本)(精)

沙乡年鉴(插图典藏本)(精)
作者: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译者:李静滢
出版社: 中国画报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5.70
折扣购买: 沙乡年鉴(插图典藏本)(精)
ISBN: 9787514612585

作者简介

李静滢,1975年生,南开大学英语系博士毕业,现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英语系。近年来翻译出版各类作品逾三百万字,主要译作包括《不再痴迷》《美军战争家书》《爱默生卡莱尔通信集》《编辑的艺术》《巴门尼德著作残篇》《沉默》《凯奇评传》等。 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887.1.11-1948.4.21),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 1887年,出生于德裔移民家庭,自小热爱野外生活。 1909年,耶鲁大学林学院硕士毕业,开始野生生物研究与自然写作。 1935年,买下荒废的“沙乡”农场,率先以土地伦理视角观察生态共同体,成为美国新环境理论创始者。 1948年,在赶赴邻居农场救火途中,心脏病猝发逝世。 1949年,《沙乡年鉴》出版,被公认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

内容简介

一月 一月雪融 每年,仲冬的暴风雪过后,冰雪总会在某个夜晚 开始消融。清泠的滴水声在大地上响起,不论是夜里 刚刚人眠,还是入冬以来一直酣睡的动物,都会感受 到那滴答声带来的奇异悸动。在幽深的洞穴里蜷缩着 冬眠的臭鼬,此时舒展开身体,拖着肚皮跑过雪地, 大着胆子开始探索湿漉漉的世界。在人们称之为一年 的由始至终的循环中,它的足迹标示着最早发生的可 以测定日期的事件之一。 那足迹似乎表现出对凡尘俗事的淡漠超然,这在 其他季节里比较鲜见。足迹径直穿过乡野,仿佛它的 主人正恣意追逐着远在天际的目标,却把缰绳掉落到 了地上。我循着足迹前行,好奇地猜测着臭鼬的心态 和胃口究竟如何,倘若它真有目的地,目的地又在何 方? 一年里,从一月到六月,大自然赠予人们的消遣 乐事是按几何级数递增的。在一月,可以追踪臭鼬的 足迹,寻找山雀的脚环,或者看看鹿儿啃过哪些幼松 的枝叶,水貂破坏了哪些麝鼠的家,偶尔才会把注意 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在一月,能进行的观察就像白 雪一样简单平静,像寒冷一样持久不变,不仅有充分 的时间观察谁做了什么事,而且可以探究它们做这些 事情的原因。 一只田鼠在我走近时惊跳起来,踩着雪水横蹿过 臭鼬的行迹。它怎么会在大白天出来活动呢?或许是 对冰雪融化感到难过吧。此时,它在积雪之下的蓬乱 草丛问辛辛苦苦啃咬出来的秘密地道,已经不再是可 以藏身的隧道迷宫了,而是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任人 讥讽的小径。事实上,融冰化雪的太阳已在嘲笑这渺 小生灵的经济实用的基础建筑。 田鼠是精明审慎的栖息者,它知道草的生长是为 了让它把干草储藏在地下,它知道雪的飘落是为了让 它修筑连通干草堆的隧道。供给、需求和运输就这样 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对田鼠而言,下雪意味着不再饥 饿、不再恐惧。 一只毛脚鵟在前方的草地上空翱翔。此刻它停了 下来,像鱼鹰一般盘旋着,然后如同插着羽毛的炸弹 一样,向湿地俯冲下去。它没有再飞起来,我猜想它 肯定捕到了某只忧心忡忡的田鼠工程师,此时正在享 受鼠肉美餐。那只田鼠本该等到夜晚再出来查看原本 井然有序的世界受到了什么损害。 毛脚鵟并不知道草为什么生长,但是它很清楚, 冰雪的消融是为了让它能重新抓到老鼠。它从北极南 下,一心怀着对冰雪消融的期待,因为对它而言,冰 雪消融意味着不再饥饿、不再恐惧。 臭鼬的足迹延伸到树林里,并穿过一片林中空地 ,这里的雪已经被兔子踩实,上面留下了粉红色的斑 驳尿渍。新生的橡树苗为融雪付出了代价,它们枝茎 上的树皮都被兔子啮咬过了。一撮撮的兔毛证明,雄 兔之间已为争夺异性进行了本年度的首场战斗。再往 前走,我发现了一处血迹,周围是猫头鹰张开翅膀扫 过的大片的弧形痕迹。融雪使这只兔子远离饥饿,同 时也使它莽撞地忘记了恐惧。猫头鹰则提醒它,不能 因为一心想着春天就忽略了谨慎行事。 臭鼬的足迹继续向前延伸,看起来它对可能存在 的食物不感兴趣,也毫不关心邻居们的嬉闹或不幸。 我不禁奇怪,它究竟在想些什么呢?又是什么让它离 开了卧眠之处呢?这只肥墩墩的家伙拖着大肚皮涉过 雪泥,难道会有什么浪漫的动机吗?最终,足迹消失 在一堆浮木之中。我听到原木间传来清亮的滴水声, 我想臭鼬一定也听到了这声音。我转身往家走,一路 上仍然感到困惑。(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