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郁达夫集(精)
ISBN: 9787511374554
**章 民国才子——阿连少小便聪明 饥饿的童年 1**6年12月7*,郁达夫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满 州弄(现*名达夫弄)。 郁达夫在自传的**篇《悲剧的出生》中说, 他的家是“一个小县城里的书香世家,在洪杨之后 ,不曾发迹过的一家破落乡绅”,“小县城里的中 产之家”。他又说“儿时的回忆……**,我所经 历到的*初的感觉,便是饥饿”。郁达夫的曾祖父 郁品三(字宝珍)和祖父郁圣山(字仰高),当时 曾是这个小县城里很有点名气的中医师,郁达夫的 父亲郁企曾(字士贤)也兼行中医,则大致可以说 行医是一脉家传。而且郁家再上几代也是行医的。 郁达夫的母亲曾说过:“我家祖上当过宋朝皇帝的 医生那样的大官呃,皇帝还说郁家后代一定要出名 医。”但郁圣山早故,正当“洪杨之后”,郁企曾 幼年丧父,医道不及其父出名,家境也差多了。郁 企曾早年做过私塾教师,后来谋得了一个富阳县衙 门户房的小差事(司事),但他只活了三十多岁。 郁达夫出生(1**6年)时,这个家庭的主要经 济来源:**是父亲郁企曾的薪俸(工资)兼行医 收入;第二是祖遗的一部半“庄书”收入……:第 三是祖遗的十余亩田产,自家种了六亩补口粮,农 忙时雇些短工帮助,还有一半左右,因十分贫瘠而 出租,收入不多。此时的这个家庭,虽比地主大户 不足,但比下有余,似可称得上“中产之家”。加 之庄书人家,可进出衙门户房,何况,据说郁家上 代还做过皇帝的医官,当然也不妨自称为“乡绅” 。 郁达夫三岁丧父,家庭起了很大的变化。年老 的祖母(郁圣山妻)尚健在。二位哥哥,长兄郁华 (字曼陀)比他大十二岁,二兄郁浩(字养吾)比 他大五岁;姐姐郁凤珍比他大二岁。加上母亲和养 女翠花,老幼七口,两代孤寡,一时失去了**的 依靠力量。原先家庭的三项经济来源,或中断或锐 减,一家全靠贤能的母亲艰辛地维持着。所以年幼 的郁达夫的“*初的感觉,便是饥饿”! 在父亲死后的岁月里,忙碌的母亲哪能照顾到 他,三餐茶饭既不按时又常常不足,连一年一度的 年夜饭,母亲忙于到各家各店去偿还赊欠或说情延 期,往往要到半夜以后才能回家度岁,他只能饿着 等待;邻家的孩子已吃完年夜饭找他,他伏在桌子 上只是抱怨还是不要过年的好!这些情景当初是深 刻在他幼小纯洁的心灵上了,也因此,他说自从他 开始有感觉的**个经历便是“饥饿的恐怖”。 1903年,郁达夫进入私塾读书。1908年,就读 富阳县立高等小学。他勤奋好学,再加上天资聪慧 ,仅以三年的时间就读完了四年的高小课程。1910 年,郁达夫考入杭州府中学(与徐志摩同学),后 又到嘉兴府中学和美国教会学堂等校学习。但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