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导读版)/中小学生课外书屋

格列佛游记(导读版)/中小学生课外书屋
作者: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译者:孙博文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售价: 23.00
折扣价: 13.80
折扣购买: 格列佛游记(导读版)/中小学生课外书屋
ISBN: 9787510060632

作者简介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1667年11月30日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毕业于都柏林的三一学院。他的主要作品有《书籍之战》、《桶的故事》、《论雅典和罗马时代贵族与平民的竞争和分歧》、《格列佛游记》。后者为他赢得了巨大的文学声誉。

内容简介

我的友好态度和善良举止博得了皇帝和满朝大臣 的欢心,军队和人 民也都对我有了信任,所以我希望能够在短期内获得 自由。我采取一切 可能的办法来讨好他们。有时候我躺在地上,让他们 五六个人在我的手 上跳舞;发展到最后,男孩女孩们都敢跑到我的头发 里面来玩捉迷藏了。 在听说他们的语言方面,我现在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有一天,皇帝要招待 我观看他国内的几种表演。演出非常精妙与宏大。我 最喜欢的是绳舞者 的表演。他们是在一根长约两英尺,离地面十二英寸 高的白色的细绳子 上做表演的。 只有那些正在候补重要官职或希望获得宫廷恩宠 的人才来表演这 种技艺。从很小的时候起,他们就开始此种技艺的训 练。每当有重要官职 空缺,不论是原官员过世还是失宠撤职,就会有五六 位候补人员呈请皇 帝准许他们给皇帝陛下及宫廷百官表演一次绳上舞蹈 ;谁跳得最高而又 不跌下来,谁就接任这个职位。重臣们也常常奉命表 演这一技艺,使皇帝 相信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本领。大家认为,财政大 臣佛利姆奈浦在拉 直的绳子上跳舞,比全王国任何一位大臣至少要高出 一英寸。我曾见他 在一块固定在绳子上的木板上面一连翻了好几个跟斗 ,那绳子只有普通 的包装线那么粗。我的朋友内务大臣瑞尔德里沙的本 领仅次于财政大 臣。其余的官员们则彼此不相上下。 这种游戏常常会有意外事故发生:我亲眼看到两 三个候补人员摔断 了胳膊和腿。但是更大的危险发生在大臣们自己表现 功夫的时候,因为 他们想跳得比以前好,又想胜过自己的同事,猛然来 一下,很少有不摔倒 的,有人甚至要摔两三次。听说在我来到这地方一两 年之前,佛利姆奈浦 就因此差点儿摔死。要不是皇帝的一块坐垫恰好在地 上减轻了他跌落的 力量。他的脖子是肯定折断了。 一天.我请求皇帝吩咐人给我弄几根两英尺长的 棍子来,像普通手 杖一样粗细的就行。皇帝就命令负责森林的官员前去 照办。第二天清晨, 六个伐木工人驾着六辆马车回来了,每辆车都由八匹 马拉着。我从车上 取下九根木棍并把它们牢牢地插在地上,摆成一个二 点五平方英尺的四 边形。然后,我又取四根木棍,横绑在四边形的四角 ,离地高约两英尺。接 着我把手帕平铺在九根直立的木棍上并绑紧,四面绷 紧就像鼓面一样。 那四根横绑的木棍高出手帕约五英寸当作四边的栏杆 。这活干完之后, 我就请皇帝让一支由二十四人组成的精壮骑兵上这块 平台来操演。皇帝 同意了我的这一建议,我就用手将这些马一匹匹拿起 来放到手帕上,马 上骑着全副武装的军官,准备操练。他们一站整齐就 马上分成两队,进行 小规模的军事演习,一时刀剑出鞘,跑的跑,追的追 ,攻的攻,退的退,表 现出了我从未见过的严明的军事纪律。由于四根横木 的保护,他们没有 从平台上跌下来。皇帝高兴至极,命令这个游戏几天 内反复表演。竟然有 一次他让我把他举到平台上去发号施令。他甚至费尽 口舌劝说皇后。让 我把她连人带轿同时举到平台不到两码的高处,从那 里她得以饱览操练 的全景。也算我运气好,几次表演都没有什么不幸的 事故发生。只有一 次,一位队长骑的一匹性情暴烈的马用蹄子乱踢,在 手帕上踹出了一个 洞,马腿一滑,人仰马翻。但我马上就将人马都救起 来了,一手遮住洞,一 手像原先送他们上台时那样将人马放回到地上。 就在我获得自由前两三天,一次当我正在给宫廷 上下表演这类技艺 供他们取乐时,忽然来了一位专差,向皇帝报告说, 有几个百姓在骑马走 近我原先被俘的地方时,发现地上躺着一个很大的黑 色的东西。样子怪 极了,圆圆的边,伸展开去有陛下的寝宫那么大,中 部突起有一人高。他 们起初还怕那是什么活的动物,可是有人绕着它走了 几圈,它还是在草 地上躺着一动不动。他们踩着彼此的肩膀爬到了顶上 ,顶平平扁扁的,用 脚一踩才发现里面是空的。依他们的浅见,有可能这 东西是巨人山的东 西。如果皇帝准许,他们将用五匹马把它拉回来。我 立即就明白了他们说 的是什么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打心眼里高兴。可能 是翻船以后我刚上岸 那会儿狼狈不堪,还没走到睡倒的地方,帽子就掉了 。那帽子我划船时曾 用绳子系在头上,游泳时也一直戴着,估计是到了后 来发生了意外.绳子 断了,而我却一无所知,还以为帽子掉在海里了呢。 我请求皇上让他们帮 我把帽子拉回来,并同时向他说了帽子的用途和特点 。第二天,车夫将帽 子运来了,可是已经破旧了许多。他们在帽檐上离边 不到一英寸半的地 方钻了两个孔,孔上扎了两个钩,再用一根长绳系住 钩子一头接到马具 上,就这样将我的帽子拖了半里多路。不过这个国家 的地面极为平整光 滑,所以帽子所受的损伤比我预想的要轻许多。P1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