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5.65
折扣购买: 七堂极简心理课
ISBN: 9787505750128
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与 冯特 在威廉·冯特的一生中, 最为奇特的是他对心理学所 产生的影响——既影响广泛 ,又微乎其微。 ——莫顿·亨特捷足者冯 特 1879年12月的某一天, 德国莱比锡大学,一栋被称 为“孔维特”的破旧小楼的一 个小房间内,一位中年教授 带着两个年轻的学生正在准 备一个实验。他们在桌子上 安装了一台微时测定器、一 个被他们称为“发声器”的装 置(其实就是一个金属架, 上面升起一只长臂,一个球 将从臂上落下,掉在一个平 台上)、一个发电报用的键 盘、电池以及一个变阻器。 他们把这五件“莫名其妙”的 东西用电线连接起来,于是 ,实验开始了。随着那个球 “砰”的一声落在平台上,发 报机键盘“哒”的一响,微时 测定器立即记录下这个过程 所用的时间,现代科学心理 学的时代正式到来了。那位 教授就是威廉·冯特。 1832年,冯特出生在德 国西南部的一个书香门第。 他13岁进入天主教大学的预 科学习,1856年毕业于海 德堡大学医学系。 1858年,他成为赫尔曼· 冯·赫耳姆霍兹的助手。在 这段时间里他开设了第一门 科学教授心理学的课程。在 这个课程中,他使用自然科 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心理学 。他的讲义被命名为《人类 与动物心理学论稿》。 1874年,冯特发表了《 生理心理学原理》。在这部 书中,他独创了一个系统性 的心理学方法来研究人的感 识,包括感觉、体验、意志 、知觉和灵感。 1875年,冯特进入莱比 锡大学并成为教授。4年后 ,他在那里创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心理实验室。再过10年 ,他出任莱比锡大学校长。 1917年,从莱比锡大学教 学岗位退休。 1920年,也就是他88岁 时,他仍忙于著述,直到去 世前的第8天,他仍在奋笔 疾书。冯特学识渊博,虽然 他的作品艰涩沉闷、语焉不 详,但他讲起课来口若悬河 、激情澎湃。他生性严肃, 举止呆板,连最忠实的弟子 铁钦纳也觉得自己的老师“ 毫无幽默感”。但对他的学 生,冯特却非常乐于帮助, 关怀备至,充满慈爱——虽 然也十分专横。 他一生著述丰富,据统 计,他的作品约500种,涉 及心理学、哲学、逻辑学、 语言学等诸多领域。心理学 方面的代表作有:《人类与 动物心理学论稿》《生理心 理学原理》和《民族心理学 》。冯特与内容心理学派 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 理学派在德国诞生,代表人 物是费希纳与冯特。该学派 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 究,研究方法主要是“自我 观察”“自我体验”的实验内 省法。 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 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 接感受到的经验,如感觉、 知觉、情感等。不过,冯特 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心 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 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 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 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 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 分析的。心理被分析到最后 不能再分析的成分,则为心 理元素,即为心理构成的最 小单位。而人的心理,就是 通过联想或统觉才把这些心 理元素综合为人的直接经验 的。因此,冯特认为,心理 学的任务就是分析出心理元 素,并发现这些元素复合成 复杂观念的原理与规律。 由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 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内在的意 识,因此,从实质上看,他 的心理学体系基本上只是对 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心理学 成就的一个全面的历史总结 ,主要倾向还是停留在当时 英国以及德国的一些经验论 、统觉说的传统的心理思想 上,而并无整体上对传统的 较大突破。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