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精)

巨流河(精)
作者: 齐邦媛/刘蓉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53.00
折扣购买: 巨流河(精)
ISBN: 9787108056184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1 生命之初 我生于一九二四年元宵 节,在家乡辽宁,这时经常 是摄氏零下二三十甚至四十 度的天气。我母亲在怀孕期 间生病,所以我是个先天不 足的婴儿。出生后体弱多病 ,快满周岁时,有一天高烧 不退,气若游丝,马上就要 断气的样子。我母亲坐在东 北引用灶火余温的炕上抱着 我不肯放。一位来家里过节 的亲戚对她说:“这个丫头 已经死了,差不多没气了, 你抱着她干什么?把她放开 吧!”我母亲就是不放,一 直哭。那时已过了午夜,我 祖母说:“好,叫一个长工 ,骑马到镇上,找个能骑马 的大夫,看能不能救回这丫 头的命!”这个长工到了大 概是十华里外的镇上,居然 找到一位医生,能骑马,也 肯在零下二三十度的深夜到 我们村庄里来。他进了庄院 ,我这条命就捡回来了。母 亲抱着不肯松手的“死”孩子 ,变成一个活孩子,一生充 满生命力。 在那个时代,初生婴儿 的死亡率据统计是百分之四 十左右,我那样的生命很像 风中的一盏小油灯,母亲的 呵护,还有命中这些“贵人” 围成灯罩似地为它挡风,使 它不致熄灭。 不久,这位医生又到我 们村庄来医病。母亲抱我去 看他,说:“这孩子是您救 回来的,她爸爸在德国念书 ,还没有给她取名字,您给 她取个名字,纪念这个缘分 吧!”这位医生为我取名“邦 媛”,在我生命之初,给了 我双重的祝福。 我长大后知道此名源出 《诗经·君子偕老》:“子之 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 人兮,邦之媛也。”前几年 有位读者寄给我一页影印白 它的作者是87岁的台湾大学外语系教授齐邦媛。1924年,她生于辽宁省铁岭市,6岁时随父亲搬家至南京。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她逃难至重庆,后考入武汉大学。1947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台湾大学教书,从此就留在了台湾。 她是这样回忆的: "我一个单身女子要渡台湾海峡去刚发生二二八动乱的台湾,是不可思议的事。每一个人都说,你去看看吧,当作是见识新的天地,看看就回来吧。大家都给我留一个宽广的退路。 一九四七年九月下旬,我随马叔叔渡海到台湾,想往着一片未知的新天新地。爸爸给我买的是来回双程票,但我竟将埋骨台湾。" 2004年,她在80岁的高龄开始动笔,历时四年写出了回忆录《巨流河》。在台湾出版后,好评如潮,于是大陆的三联书店在2010年10月引进了此书,又在大陆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 齐教授的文笔十分细腻,从亲历者的角度,将中国历史的大事一件件娓娓道来,所以《巨流河》读起来就像讲故事一样,非常好看。表面上,这是一本个人回忆录,但又不完全是,它还包含了两个更大的主题----中国近代史上国破家亡的伤痛,以及二战后台湾经济起飞的见证。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王德威,这样评价《巨流河》: "我以为《巨流河》之所以可读,是因为齐邦媛先生不仅写下一本自传而已。透过个人遭遇,她更触及了现代中国种种不得已的转折:东北与台湾----齐先生的两个故乡----剧烈的嬗变;知识分子的颠沛流离和他们无时或已的忧患意识;还有女性献身学术的挫折和勇气。" 对于大陆读者来说,《巨流河》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因为我们这边从来没有人这样讲历史,能够这样讲的人都被压迫了,或者赶到台湾去了。 东北和台湾,这两个地方都包含了"巨大的历史忧伤"。《巨流河》的价值,就在于它是20世纪中国人苦难和奋斗的一个真实、感人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