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道今

说古道今
作者: 谭慕平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6.40
折扣购买: 说古道今
ISBN: 9787532179213

作者简介

谭慕平,1932年7月出生于江苏海安市,长期从事戏剧、影视文学创作。历任江苏省京剧院、昆剧院书记、副院长、院长等职;1993年于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任上离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凤凰弄32号》、电影文学剧本《民族魂》、京剧电视连续剧《寒星》《唐伯虎三哭》,话剧《充军行》,短篇小说《江南春早》《文村茶馆》等。

内容简介

【在线试读】: 一 三四岁时,有一年七月十一左右,夜幕下,突然河中飘流起碗儿灯,即用小碗置油,点燃灯草,罩上手制荷花一样的纸套罩上,便成荷花灯,一两百只荷花灯顺着潮水逆流而上。天上银河繁星点点,河中花灯滚滚西行,十分好看,且星星是死的,灯盏是活的,磕磕碰碰,左拐右碰,十分好看。我幼时调皮,跟着灯盏西行,跳着、蹦着,一个人跳着走着来到三里闸,奇怪,灯一个个如受到啥人指挥一样,一盏盏拐弯向北,进入里下河。见此奇观,我是又蹦又跳,大声呼叫,小手都拍红了,这时,忽然有人把我抱起,惊回首,原来是父亲一直跟着,这时他说,这是迎张世诚阴灵返乡的。大啦才知道张世诚曾率盐民高举义旗,推翻元人统治,后与朱元璋战败,死于苏州。而他的原藉是里下河的人,所以有人设置灯会,迎他英魂返乡。 这是民间对英雄的敬重,也显示着民间艺术的光辉。 二 有一年大旱,门前河底朝天,原来还有一洼一洼水塘样的水,第二天不见了,却看见对河,原来的水车位上,泥塑起一条龙,头在河底,尾在岸上,用两个灯泡作龙眼,一条活灵活现的金龙展现眼前。我看了又看,爱不移目呀,这儿有人才,塑得活灵活现,拍着小手唱道: 龙啊龙, 你活灵活显,别装熊, 人间对你好, 快来几滴雨和风! 长大了方知民间能人之多,手艺人之手艺也精美,向民间学习,此言甚善也! 有了龙,便是请龙王出会,那全副仪仗叫人乐趣横生,虽有些原始,迷信,但那份挚诚,真心却令人感动。 前面四面大锣,不提在人手,而是钢针穿臂,锣挂臂上钢针,马夫,也是用钢针,穿过双腮。八名女子,也是钢针穿臂,挂上玻璃花灯,人们就是以这样的形式表示自己的虔诚,求雨的愿望。 仪式中,还有踩高跷等。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出会活动,和看碗儿灯一样看着,跳着,拍着手欢呼着,此情此景,至今不忘。从那次以后,一生数十载,再未见此,人间已绝迹了。岂不可惜,又觉得此等富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随着时代的推移该停了,而换成平时开河治水的自力更生活动,岂不更好。 三 外婆家西五六十步是一个广场,搭有敞蓬遮风雨,是一个码头,轮船,邦船,快船,民运船等等络绎不绝,颇为热闹,所以也就成了送往迎来,泪别笑迎的场合。 这天众人正等待从镇江开来的客轮,八一三松沪战争,父母带着全家从上海逃难归来,就乘着此船。人们正含泪等待,一声歌唱声起,清脆,恼怒,只见一个新四军年轻战士,正倚着一辆黄包车,高声唱起来: 天上有个扫帚星,地上有个韩德勤, 手下养了几万兵呀,拼命进攻新四军呀, 多少鬼子不去打,反共摩擦是专家…… 人们笑道,别人去擦枪,你却黄腔走板唱起来,你在这儿干什么? 战士:“等人。” “等谁?” “南方请来能人,能造手榴弹。” “呀,这玩意好,一弹能死好几个鬼子。” “船还未到,你唱得蛮好,再唱几句。” 有些孩子也起哄:“你唱,我们学……” 战士一兴奋又高声唱道: 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有份量, 烧饼一口吃不下,鬼子一下打不光, 同胞们呀别性急,还要长期来抵抗。 有人叫道:“你这是在宣传持久战了。” 众人也同声:好,持久战,好! 长大后,我才知道,毛主席讲的红军是战半队、宣传队和工作队的道理,这可是活生生的例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