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万卷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20.10
折扣购买: 活过(精)
ISBN: 9787547044438
丁天,小说家、专栏作家、编剧、民俗学者。1971年出生,北京人。70后作家群代表性人物之一。自1993年起在《收获》《人民文学》等刊发表小说。作品曾获多种文学奖项。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剑如秋莲》,长篇小说《**青春》《像一场爱情》等,散文随笔集《出手一刀的浪漫》、《深情至此——双城记北京》。
需要一场倾诉 《克莱默夫妇》,艾弗利·科尔曼著,译林出版 社1992年2月版。书买了20年都没看,封面已泛黄。 是一本薄薄的消遣小说。下午在炎热中翻了半本,像 所有的流行小说一样,谈不上特别好,但好像也不是 那么坏。较之电影的浪漫,小说*现实、琐碎和残酷 些。 所谓“也不是那么坏”,其实是宽厚的客气话, 翻检美国畅销小说,什么《克莱默夫妇》《廊桥遗梦 》《再见钟情》《阿甘正传》《达·芬奇密码》…… 一堆,从文学角度看,其实统统可归类为垃圾。只因 有时空距离,谁也不会认为这些东西和“伟大的美国 文学”有半毛钱关系。这就是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 迷。 翻完小说,还是忍不住重温了一遍电影。发现: 一、电影中乔安娜的律师长得很像《落水狗》里的粉 红先生。二、找一个妇解女权型的神经病女人当老婆 真是毁人毁到家了。三、电影确实感人至深。 小说原著,柴米油盐的小*子气息很生动,常令 人会心一笑,碎碎叨叨事无巨细地讲述了一个男人在 婚姻全过程前前后后能遇到的所有困境,恋爱、结婚 、生育、离异,没有一件事在作者看来是美好浪漫的 ,作为集一切烦恼之大成的情感作品,书中常有这样 的情节,他本来不想把和老婆吵架的事告诉同事或者 朋友,忍了两天后,他终于还是说了,说完之后,他 感到轻松了许多。 沉默、隐忍、安静、节制,敏于行慎于言,作为 传统美德,是欧洲的骑士文化、绅士标准以及东方的 武士精神或儒家思想,不谋而合、共同推许的修身准 则。换句话说,他们反对倾诉。还是现代观念*人性 化,倾诉是被鼓励的,说可以释放和缓解精神压力, 有利于身体健康。还有什么比活着,且活得精神肉体 都健康*重要的呢。 传统派的倾诉方式是找闺蜜或者酒肉朋友,和闺 蜜逛一整天街,购物败家买衣服坐咖啡店,走走停停 东拉西扯,不知不觉间,完成倾诉,或者请客吃饭, 来宾控制在*要好的少数几人,连吃带喝,一瓶白酒 或八瓶啤酒后,倾诉的闸门**打开。 若想减少花费,简捷方便的方式是发微博,140 字的空白页面随时欢迎你倾诉,只需将心事轻轻填写 完毕,食指一摁发布键,OK,万事大吉。一条若不够 ,五条八条十条,据我的观察,还很少有人能连发十 条,仍没有平息下来的。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世上确有倾诉狂,常年坚 持,一发一串,**四射。作为他们偶然路过的读者 ,我常心生惋惜,一年下来,十万字想来总是有了, 结集出书吧,翻回头去,想再去寻找欣赏一下他们的 惊世杰作,通常发现,那些字早已被博主删了个干干 净净。 玩微博的*子,常和种种变相的倾诉不期而遇。 他是私企老板,他破产了。她是歌手或者模特,她失 恋了。他是公司白领,他失业了。她是全职主妇,老 公突然鬼鬼祟祟躲躲闪闪疑似**了。总之,他们拧 巴了,纠结了,过不去了。世界突然变得灰暗,人生 仿佛再无意义。或满腔怒火,或怨天尤人,一句话, 感觉被黑哨了潜规则了,不平则鸣沉默中需要爆发。 于是,天马行空,气势如虹,写嗨了,*逼话痨、狂 喷、横扫、信口开河、满嘴跑火车。面对电脑另一端 ,常常惊叹,原来,天才真是***被激发出来。 多数人的密集倾诉是偶发的。可能是忍无可忍写 了一条,不过瘾,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愤怒,遂又写 下第二条第三条。那些注定将被博主自删的文字,是 如此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无意间极具文采,在午 夜时分,他们怀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山洪暴发般的 **,或声讨自己老板,或痛骂家中老公。偶然撞到 那些电脑另一端突然的爆发,常将我惊得只敢默默围 观,而不敢发一语置评。过后很久,若恰在某些场合 碰到,语境合适,才敢假装有意无意地轻问一句:“ 那天你怎么了?碰到啥事了?” P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