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30
折扣购买: 韩非子:国家的秩序
ISBN: 9787559486394
张素贞 女,别号雁棠,籍贯台湾新竹,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曾任台北古亭女中、北一女中教师、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现已退休。曾获台湾文艺协会1987年文学评论奖、1988年菲华中正文化奖。著有《韩非子思想体系》《韩非子解老喻老研究》《韩非子难篇研究》《韩非子的实用哲学》等;编有《韩非子选读》,校注译有《新编韩非子》等。
一、人性自利 人,天生究竟有着怎么样的性情,这性情影响他的思想行为。团体中的每个人,思想行为是好是坏,直接间接都影响到国家的治理。韩非子生长在纷争扰攘的战国晚期,为了挽救危弱的韩国,热心地探讨解决时代问题的方案,他像医生检查病人一样,诊断出时代弊病的症结所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自利的心理。 人性究竟是善,是恶?孟子说性善,但并不否认人们受后天环境和人事关系的影响,有陷溺的可能,所以要好好存养善性,克制欲望。如果我们探究,为何会受某种影响而有所沉溺改变?韩非子认为,正是自利的心理。荀子谈性恶,因为这个理论,两千多年来荀子被误解,被冷落;不过,我们得了解:荀子所说的“性”,其实只是指种种的欲望。人们为了种种欲望,难免争夺,互相伤害;所以荀子要提倡人为礼义的力量,使人们克制欲望,矫治偏差的行为。荀子的礼治思想,便建立在他确认人为礼义的教化力量,可以改变人们天生的种种欲望,足以维系社会安定的秩序。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他说得更切实,更具体,那便是:人性自利。人们总是为自我打算,哪样对自己有利益,就去做;哪样对自己有害处,就避免。荀子所说的“好利疾恶”,其实就是自我打算哪! 我国学者一向讳言“利”,似乎谈到利,便很卑污,有损光辉的人格。事实上,哪个人做事不是衡量得失,趋利避害?现代国家观念,谈权必也谈利,人民的权利是国家施政措施首先必须顾及的大前提;在国际间,国家的权益不容被忽视,国家共同的利益是全民应当一致努力去争取的。如此说来,谈利又有什么不妥? 照实际情形来说,自利与自我打算的心理既然普遍存在,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也影响人们的行为,那便是治国不能不留意的问题。韩非子是积极进取,主张面对现实,寻求切合问题的解决办法的。他并不否认人有善性,只是认为当时的环境已不如古代淳朴,在争夺纷竞之下,人们天生自利的劣根性显露无遗,真正能自我约束,知足知止的少之又少。而法家的政治理论,一直是针对广大人民,讲求普遍而又绝对的效果,因此认为:不能冀望人人都向善,可以单凭德化就解决问题;而应该正视人性自利的症结,因势利导,研拟周密稳妥的方策。在国家的公利大前提之下,如果能够人人各得其利,那何尝不是相当理想的幸福环境?韩非子的一整套治国理论,就这样由人性自利的观点衍生出来。 ★《韩非子:国家秩序》 穿越千年,领略法家治国智慧的璀璨光芒!韩非子以独特视角,剖析国家治理的深层逻辑。 ★秩序之源,智慧之巅 本书深入剖析韩非子思想精髓,揭示国家秩序构建的基石,为现代治理提供深刻启示。 ★智驭权力,重塑世界 韩非子教你如何运用智慧驾驭权力,构建稳定而高效的国家秩序,让国家繁荣昌盛。 ★历史与现实的交响 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古代智者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回响,为你的思考与行动注入新的活力。 ★一本在手,治理无忧 《韩非子:国家秩序》是你不可多得的智慧宝典,帮助你洞察国家治理的奥秘,引领你走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