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家金灿然

中国出版家金灿然
作者: 齐浣心|总主编:柳斌杰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61.00
折扣价: 44.00
折扣购买: 中国出版家金灿然
ISBN: 9787010193663

作者简介

齐浣心,女,文学硕士,副编审,现任中华书局编辑。著有《迷彩的星》(诗集)、《人?文?美 比较文学论文集》等,在《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人民政协报》《出版史料》等报刊上发表《陈云与古籍整理出版》《李一氓:坚守古籍整理出版之路》《何其芳与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割舍不下的古籍情节 金灿然》等文章数十篇。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初涉出版行业 他不高的个子、宽阔的脸庞,他迈着坚实的脚 步,心中充满对光明的向往,他将从齐鲁大地一直 走向美好的未来。他就是本书主人公,新中国第一 代出版家金灿然。 一、走出校园寻找光明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 义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9月3日,日军侵占北京大 学红楼和灰楼新宿舍,中国文学院院长室挂上了日 本宪兵队“南队长室”的门牌,地下室也成了宪兵 队本部“留置场”(拘留所),青年学生、教授和 爱国人士被关押在这里。日军铁蹄横行肆虐,以自 由民主为旗帜的北大红楼,变成了关押、残害中国 人的人间地狱。 这是红楼历史上最黑暗最耻辱的一天。 金灿然这一年24岁,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就读, 刚刚结束大学一年级的课程,正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然而这一切都被打破了,眼前一片黑暗。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紧急决定在长 沙组建临时大学,三所大学的学生一路南下奔赴过 去。金灿然与他北大历史系的同班同学李婉容、刘 景尧、刘庆余、王玉哲、魏奉典等一路同行,他们 历经重重险阻,冲破道道封锁线,终于在10月24日 临时大学报名日前赶到了长沙。11月1日,临时大学 开学,金灿然在历史社会学系二年级就读,亲炙陈 寅恪、钱穆、郑天挺、向达、雷海宗、邵循正、吴 晗等专家、教授。当时临时大学还邀请了陈独秀、 徐特立到校讲国际形势、介绍延安情况,受到热血 青年们的热烈欢迎。金灿然受到他们的影响,作出 了一个重要决定,在临时大学继续南迁时没有跟随 南下,而是选择投身革命。12月,金灿然参加位于 山西临汾的山西民族革命大学的招生考试,并顺利 被录取,从长沙经武汉到临汾继续学习。但很快, 1938年2月临汾又被日军占领,金灿然在郁闷气愤之 下离开了临汾,和陈实、李炜、戈新、孙哲等人一 起,继续他对光明的找寻。 二、奔赴延安参加革命 其实,金灿然要寻找的光明,他心中早就有答 案了,那就是延安。那里有共产党,有毛泽东,那 是他早就向往的地方。 金灿然1913年出生于山东鱼台,从小就见不得 地主老财恃强凌弱、剥削欺压百姓之事,年龄稍长 ,听到许多关于红军和共产党的故事,便对共产党 心向往之。在济宁山东省立七中上学时,金灿然是 一个聪明、用功、勤于思考的学生,老师、同学对 他的评价都很高,高中读书时期酷爱文艺和写作, 时有作品在报纸上发表。当时受到共产党的影响, 金灿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国民党当局抓捕关押 ,一度被学校开除。之后,金灿然在鱼台、聊城、 济南等地的小学任教。1935年9月到北平,为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