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2.50
折扣购买: 流水集(精)/日知文丛
ISBN: 9787554020241
戴海斌,1978年生,浙江绍兴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专攻中国近代政治外交史,对民国学术史亦有兴趣,已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华文史论丛》、《新史学》(台北)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前研究重心包括:1.庚子事变前后清政府政治与外交转型,兼及朝野力量互动,并拟将研究时段继续后推,侧重用连续性视角(相对于晚清前期与民国)考察清末十年的对外交往形态;2.晚清时期旅华日本人书信、日记等史料的整理和研究,通过内外文献互证,对近代重要史事进行补充、修订甚或改写;3.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前史和早期发展史,有兴趣从具体人物、人际网络、学脉承继等角度做一些学术史探讨。
郭廷以与罗家伦、蒋廷 黻的早期学术交往 中国近代史作为一门“学 科”的出现,是相当晚近的 事情。一般认为大约要到二 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近 代史”的概念才为人普遍接 受。相比于古史领域一轮接 一轮新旧相攻、激烈论辩的 热闹场面,民国时期的近代 史研究似乎就寂寥许多。今 人言及研治近代史的民国学 人,不过蒋廷黻(1895— 1965)、罗家伦(1897— 1969)、郭廷以(1904— 1975)、陈恭禄(1900— 1966)等寥寥数位。四十年 代以降,随着马克思主义史 学的兴起,中国近代史的研 究地位陡升,成绩斐然,而 治学旨趣已然转移。蒋、罗 二位被公认为近代史研究奠 基性人物,引领风气之先, 令人遗憾的是,后均转投政 界,无暇著述。为人所称道 的蒋著《中国近代史》(后 改名《中国近代史大纲》) 初版于1938年,是他利用 政治生涯空闲,在两个月时 间内完成的,自定义不过是 “一个简略的初步报告”,而 此后再无治学时间与精力, 完成更具分量的研究了。( 参阅沈渭滨《蒋廷黻(中国 近代史)导读》)陈恭禄的学 术生命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后 ,但格于环境,创造力已不 复当年。他后来出版的史料 学著述内容大多沿袭早期讲 义,写于1963年的“序言”还 特别加入若干理论性话语, 强调“历史是党性极强的社 会科学”,“史观统率史料是 正确的看法”(《中国近代史 资料概述》,中华书局 1982年,原序)。 比较特殊的是郭廷以。 他在1928年已创拟《近代 中国史》十九册这一规模宏 大的写作计划,并有意与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