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句选讲(增订本)

古代名句选讲(增订本)
作者: 喻旭初编
出版社: 凤凰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5.60
折扣购买: 古代名句选讲(增订本)
ISBN: 9787550636880

作者简介

喻旭初,1941年生,江苏宜兴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曾任金陵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南京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江苏省青少年写作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叶圣陶研究会理 事、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

内容简介

一、 古代名句选讲 (一) 报国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出处】 宋·陆游《夜泊水村》 【讲解】 无再青:指双鬓已白,不能再变成青黑色。意思是年龄大了,不会变得再年轻了。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一心报国、万死不辞的壮烈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处】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讲解】 汗青:史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人生总有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要留下忠诚的事迹,永远光耀史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出处】 宋·陆游《示儿》 【讲解】 王师:指南宋的军队。中原:指沦陷于金兵之手的中原地区。乃翁:你的父亲。这两句诗如同临终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爱国情怀。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出处】 宋·王安石《慈溪县学记》 【讲解】 政教:指政治和教化。这两句的意思是:国家每一天都不可以没有政治教化,因此不可以一天没有学校。强调了学校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出处】 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讲解】 前一句表达忠心报国之意,后一句表达拳拳思亲之情。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出处】 清·徐锡麟《出塞》 【讲解】 解:知道。沙场:战场。马革裹尸:东汉马援曾说过,男子汉要死就死在边疆上,用马皮将尸首裹着运回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战士只知道如何为国牺牲,至于死后是否能把尸首运回家乡,那倒不在乎。它表达了作者为国献身、义无反顾的战斗决心。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出处】 清·秋瑾《对酒》 【讲解】 碧涛:用苌弘死后其血三年化为碧玉的典故。此指忠义之人为正义目标而流的血。表现了作者拯国救民奋不顾身的精神。平生颇有回天志,今日真成去国吟。 【出处】 清·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讲解】 回天:比喻扭转极难挽回的形势。去:离开。前一句写挽回国家颓势的壮志,后一句写壮志难酬的悲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出处】 宋·陆游《病起书怀》其一 【讲解】 阖(hé)棺:盖棺。前一句是流传甚广的名句。后一句是说,一个人的成就还须等到死后才能论定。作者认为未死以前还可以为国家做许多事情,表现出一种为国而忧的情怀。为国忘家,那曾有后公先私? 【出处】 清·张彝宣《倒精忠·刺字》 【讲解】 这两句表现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以反诘句出之,感情分外强烈。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