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的修辞(青少版21堂行走的文学课)

水边的修辞(青少版21堂行走的文学课)
作者: 陆春祥|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水边的修辞(青少版21堂行走的文学课)
ISBN: 9787533975166

作者简介

陆春祥,男,1961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笔名陆布衣,国家一级作家,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上市公司监事会主席,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客座教授。已出杂文随笔集《新世说》、《病了的字母》、《新子不语》、《焰段》、《字字锦》等十余种。作品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上海市优秀文学作品奖。

内容简介

桐树下的茅屋 眼前甚好。异水奇山, 独绝天下。在桐树下,结一 座庐。 《淮南子·修务训》中有 一段著名描述,说的是神农 尝百草的故事。 这自然是一个传说了, 不过,合情合理: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 木之实,食赢蚌之肉,时多 疾病 毒伤之害。于是,神农 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 宜,燥湿 肥□(特殊字体)高下, 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 ,令民知所辟就。当 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 毒。 这是作者刘安替我们设 想的先人的生存环境。 在那种环境下,人类别 无选择。吃嫩草,喝生水, 吃果子,吃螺肉,吃蚌肉, 吃咬得动吞得下的各种软体 动物。如此不顾一切地吃, 一日而遇七十毒就不奇怪了 。其实,毒远远不止这些, 七百种都有。果然,坏消息 不断传来,这个部落的人中 毒,那个部落的人生病,接 二连三,有时竟然成片倒下 。 神农挺身而出。 神农采取的方法,既治 标,又治本。他尝过百草, 试过水质,他吃各样食物, 然后,将百姓召集起来,神 情虽有些憔悴,但语态坚定 而有力:这些,我已经尝过 ,大家可以放心吃。他又指 着另外一堆东西,拱手作揖 ,大声告诫:这一些,我也 已经尝过,你们不能吃,不 要去碰,会中毒的! 接下来的日子,他在广 阔的原野上奔波,寻找合适 的土地,什么作物需要什么 样的土壤,一点也马虎不得 ,干燥、湿润,肥沃、贫瘠 ,都要一一注意。做完必需 的准备工作,神农开始教百 姓种植可以吃的常见食物品 种了——稻、粟、豆、麦、 黍,当然,还有各种蔬菜。 神农救民于水火中,他 就是百姓眼中的神。他早已 具备各种生活常识,对病理 学也有相当研究。尝百草, 不仅是替人类找寻食物,也 是在探索可以医治人类疾病 的途径。 一 神农尝百草,其实不是 一个人,他有小团队,团队 中有个背着药篓的小伙,父 亲给他取名为迷穀。“迷穀” 是传说中一种特别的树木, “其状如觳而黑理”,花朵鲜 艳透亮,戴上这种花,脑子 会异常清醒。 迷毂能吃苦,人又聪明 ,常常会为一味药的药理药 性、一个病案的细微差异追 根究底,神农像教儿子一样 全方位教他。有一天,神农 对迷毂说:小子呀,你的医 术已经和我差不多了,急需 我们救助的百姓到处都是, 现在,我命令你到南方去, 那里偏僻蛮荒,那里毒虫成 群,那里的百姓缺医少药, 你可以独立去闯荡了。 嗯,师父,我也正有心 去南方,看一看那里五彩的 世界。迷毂眼望神农,坚定 地答道。 迷觳带着师父的嘱托, 告别了神农,告别了父母, 背着常用药包,往南方而来 ,开始了千山万水的艰难行 程。 往南,再往南,行行复 行行,迷穀一路行,一路医 。荏苒的时光,将他的须发 染白,数十年救人命无数, 他也积累了更多的医案。不 过,人终究不是铁打的,终 要老去,当脚步日渐沉重之 时,他觉得,应该找一个地 方停下来。 就是这里了,迷穀满意 地打量着眼前:一条清澈大 江,绿波缓缓静流,另一条 斜地里杀出的支流将一座山 紧紧围绕。山不高,却葱郁 ,东边山坳有一大片平地, 桐树茂盛,此山与一望无际 的群山逶迤相连。这是一个 秋日的午后,暖阳温顺。阳 光洒在江面上,那起伏的金 光,犹如夏日夜空灿烂的群 星那般耀眼。迷毂转身往山 坳走去,他朝那棵伞盖突出 的桐树走去。他要在桐树下 结一座庐,这是一个不可多 得的好地方,他断定。 大江边,桐树下,有了 一座茅庐,一位白发白须者 ,开始了他新的传奇。 茅屋不大,只有三间, 左边卧室兼作书房,右边一 间用来研药、制药,中间客 堂诊病。门前院子空旷,篱 笆内外均可栽药。日光朗照 ,江风轻拂,著名医生迷穀 ,迅速扎根于此,如一朵花 一样灿烂地开在水边。 桐树下的茅屋,与桐树 上的鸣鸟一样,很快就显出 无限的生动,百姓扶老携病 忧愁而来,千恩万谢开心离 去。迷穀诊病,从不收钱, 他的药,取之于山,用之于 民,他脑中时刻显现神农救 万民于困苦中之动人场景。 当人们问他的姓名时,他总 是笑笑,指着门前那棵桐树 说:我姓桐,桐树的桐。白 胡子老人于是不再说话,转 身忙碌去了。解除了病痛的 百姓一商量:我们就喊他桐 君吧。对一个人称君,那是 最敬重的了,桐君,我们尊 贵的朋友。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