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43.60
折扣购买: 1911(纪念版)/王树增非虚构中国近代历史系列
ISBN: 9787020114283
王树增,1952年生于北京。中国非虚构文学**人,中国战争题材**作家。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朝鲜战争》《解放战争》,非虚构中国近代史系列《1901》、《1911》等。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文艺大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文艺奖、曹禺戏剧文学奖。
医生的叛逆 在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帝制历史的国度里,皇帝想 要什么东西一般都能得到满足。特别是他想要某个臣 民的脑袋的时候,这是一件顶容易的事——中国什么 都缺,就是不缺脑袋。 一**六年,大清皇帝想要的是一个身材矮小、 *着广东口音、时年三十岁的臣民的脑袋。这个声称 自己名叫陈载之的广东人,已经被囚禁在一间斗室里 ,剩下的事,就是把他押解到刑场上就行了。遍布于 大清帝国国土上的刑场,一贯遵循弃尸于市以“杀一 人做万民”的古老成法。因此,刑场大都被设置在城 市西南诸如菜市口一类的地方。而行刑的方式大多也 是一样:将头后的辫子向前一拽,露出的脖颈又长又 醒目,一刀将脑袋砍下去不算很麻烦。只不过,眼前 这件事稍微麻烦了一点,因为这个就要掉脑袋的臣民 被关押的地方,既不是大清**刑部的大狱,也不是 大清国土上某个衙门的黑牢,而是距离中国万里之遥 的英国伦敦。 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是一颗**的脑袋。 无论是冗繁虚饰的国体结构,还是阴鸷愚陋的生 存处境,以及由这两个特征引发出来的充斥着政治阴 谋与暴力角逐的历史进程,中国近代史都以极其鲜明 的特色在世界**独树一帜。仅就这一特色而言,在 梳理一九一一年前后发生在中国的所有重要事件时, 之所以必须与那个存在了两百多年、统治着广袤国土 的皇族纠缠在一起,是因为近代以来,中国人在** 与觉醒、*望与希冀中做的梦、淌的泪和流的血,都 与那个有着复杂姓氏的大清皇室息息相关。 中国是个帝王制度相当悠久的**,散落在这片 国土上挖掘或未挖掘的数不清的帝王陵墓,修复或未 修复的各朝各代的皇宫大殿,以及所有说不尽也说不 清的皇室秘闻与宫廷传奇,造就了中国人对**皇权 的由衷敬畏和**臣服的心理。千百年来,中国人习 惯性地生活在这两者之间,异乎寻常地心安理得,并 不以为世间怪象与人间苦痛。直至**,**权力与 **服从,依旧是中国社会文化中津津乐道的话题— —帝都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恢宏气势,万民山呼海啸般 高呼“万岁”的骇然场面,群臣匍匐在天子脚下三拜 九叩以及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铁律衍生出 来的娱乐故事,连篇累牍地充斥在中国的各种公共媒 介上,而中国人对上述情景所具有的观赏力和想象力 持久而非凡。 二十世纪初的大清皇室,对于某种类型的脑袋的 需求,突然间迫切起来。 朝廷派出的密探满世界转悠,跟踪这个矮个子广 东人已经不是一两天了。尽管大清帝国驻英国公使馆 报告说,租一条船绕行半个地球*便宜也要七千英镑 ,对于一颗脑袋来讲,这样的价格或许过于昂贵了。 但是,朝廷还是责令公使馆以*快的速度将这个臣民 押送回国。公使馆人员立即约见英国格莱轮船公司老 板麦克格雷戈,双方商谈租船事宜的时候,公使馆特 别声明,大清帝国将要装载的货物中包括一个“疯子 ”。 就在公使馆与轮船公司就船费讨价还价的时候, 公使馆翻译邓廷铿与那个被囚禁的广东人进行了交谈 。邓廷铿明确指出,密探之所以跟踪他,是因为他是 被朝廷通缉的私藏**的逃犯,且去年发生在广州的 暴动也与他有关。至于“陈载之”这个名字,明明白 白是伪造的,有密探手里的照片为证。可是,这个广 东人一口咬定自己姓陈,并说之所以*到朝廷通缉, 一是祸从口出:“我素重西学,深谙洋习,欲将中国 格外振兴,喜在广报上发议论,此我谋反之是非所由 起也”;二是自己与一个名叫李家焯的人有诉讼官司 ,这个人编造了他有造反嫌疑和私藏**的谣言,完 全是挟私报复误导朝廷。邓廷铿没有理会这番辩解, 他接着表明:出于广东同乡的面子,开脱罪责的可能 性是有的,前提是必须实话实说。思索了一会后,这 个被囚禁的广东人说:“我是孙文,非陈姓也。” 孙文这样解释自己与广州暴乱的关系:暴动的领 导人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富裕的广东商人;自己不但 没有参与暴动,还曾阻止过这种不轨行为,原因是那 个谋反的广东富商想当皇帝: 谋反之事,我实无之。前*说有人商之于我,意 图谋反,此人系广东大绅,曾中进士,并且大富,姓 某名某是也。我行医时,素与绅士来往,惟他尤为亲 密。平时互发议论,以为即是国计民生之道,只知洋 务亟宜讲求。所说之话,他甚为然,以我之才干,可 当重任。故于中*相接莫解之时,专函请我回广东相 商要事。我在香港得信即回见他,他曰:“我有密事 告你,万勿宣扬。”乃述其梦云:“我身穿龙袍,位 登九五,我弟叩头贺喜。故请你商量,何以助我?” 我即问曰:“你有多少钱?”他答曰:“我本人有数 百万两,且我承充闲姓,揭晓后始派彩红,现存我手 将近千万,如立行谋事,此款可以动用,迟则失此机 会。”我又问:“有人马多少?”他云:“我有法可 招四万之众。”我答云:“凡谋事者必要先通在上位 之人,方得有济,尔于**能通声气否?”他不能应 。况他之品行*低,无事不做,声名狼藉,我早尽知 。他之所谋,只知私利,并无为民之意,我故却之, 决其不能成事也。他寄我之函,的系亲笔。虽未将谋 反之言说出,其暗指此事可以意会之词,亦可为证。 是欲谋反者是他,而非我也。 显然,孙文低估了大清帝国情报系统的效率。 此刻,从宫中的慈禧太后,到跟踪他的刑部密探 ,整个帝国都清楚他确是一年前发生在广东暴动事件 的主谋。 这个广东人除“孙文”之外,还有很多名字:中 山樵、高野长雄、陈载之、中山二郎、高达生、杜嘉 诺、孙逸仙等等。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普遍称他为孙中 山。 百年以来,孙中山的名字被载人中国乃至世界近 代史。 P3-5